[发明专利]离合式自行车电力驱动装置及其离合式驱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66889.X | 申请日: | 201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3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永松 |
主分类号: | B62M6/40 | 分类号: | B62M6/40;B62M6/55;B62M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彭晓玲 |
地址: | 中国台湾云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 自行车 电力 驱动 装置 及其 驱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合式自行车电力驱动装置及其离合式驱动器,特别涉及一种可将电力驱动组件及脚踏轴驱动组件间做单向离合之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为最普及受到广泛应用的休闲运动及代步工具之一,其主要概念为利用骑乘者的脚踏力量踩动齿盘并连带驱动后轮旋转,进而作为前进的动力源,然而当使用者于骑乘至具有斜度之上坡地形或者是需要骑乘一相当远的长途距离时,或可能发生脚力不足,亦或者是脚力不胜负荷、过度疲劳而影响骑乘,尤其是对于老人家、女性朋友或者幼童而言,脚力吃重的骑乘行程更可能是一种障碍,而基于此考虑,故遂有可选择性以电力驱动组件取代以脚踏轴驱动组件驱动行驶之电动自行车(电动辅助自行车)的问世。
而电动自行车虽然便利,但是碍于结构设计上复杂,故于造价上甚高,因此销售之价格不易为消费大众所接受,甚为可惜,且现有技术之电动自行车由于附加于其上之电力驱动装置的结构具有相当之重量且占据一定之空间,因此对于大多数使用者来说,整个车体显然有重量过重及外型上较笨重等缺失,再者,现有技术中该类型以电力驱动之自行车的电力驱动组件虽可带动齿盘旋转而驱动车体前进,但由于齿盘与脚踏轴组件相互卡制且呈共转,因此齿盘旋转时亦同步带动脚踏轴及脚踏板转动(有时更可能达到高速转动),如此一来容易让使用者的双足无法放置于踏板上,于骑乘时重心无法稳定,进而导致意外发生,为一种设计上之缺陷,故基于上述原因考虑,本发明之发明人思索并设计一种离合式自行车电力驱动装置及其离合式驱动器,以期针对现有技术之缺失加以改善,进而增进产业上之实施利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习知之问题,本发明之主要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具备新颖性、进步性及产业利用性等专利要件之离合式自行车电力驱动装置及其离合式驱动器,以期克服先前技术之难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之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离合式自行车电力驱动装置,其包含:
一支撑轴管,其为一中空管件;一直轴式马达,其对应固定于该支撑轴管内;一齿轮调速器,其内部配置有至少一减速齿轮组,其设于该直轴式马达之一驱动转轴上且亦对应穿设于该支撑轴管内,其藉该减速齿轮组之齿数比配置,可调整驱动转轴之转速后以一输出轴输出较缓和的转速,且于该输出轴上设有一第一转向齿轮,其可受该输出轴驱动而旋转;一轴架,其对应设于该支撑轴管之底端处且套设于该第一转向齿轮上,且该轴架于横向之两端上分别设有一第一轴孔及一第二轴孔;一脚踏轴,其对应可旋转地穿设于该轴架内且穿出该第一轴孔及该第二轴孔;一轴套件,其为一长形管状件,其对应可旋转地套设于该脚踏轴上,且可旋转地对应穿设于该第二轴孔内,该轴套件之一内端穿入该轴架之内,且于该内端上设有一第二转向齿轮,其对应受该第一转向齿轮驱动且可将该输出轴之输出动力转为水平向之旋转力输出;一变速齿盘组件,其包含复数个相互邻接之齿盘,且该些齿盘对应套设于该轴套件上,且于其中一该齿盘上设有一内轴承接架,该内轴承接架具有一内轴承穿孔,该内轴承穿孔对应套设于该轴套件之外端处,且于该内轴承接架之外侧处固定设有一外轴承接架,该外轴承接架具有一外轴承穿孔,该外轴承穿孔对应套设于该脚踏轴上;一第一单向轴承,其对应设于该内轴承穿孔内且连接于该轴套件;及一第二单向轴承,其对应设于该外轴承穿孔内且连接于该脚踏轴。
其中,该直轴式马达为外型成长筒状之电力驱动马达;其中,该齿轮调速器为一减速机;其中,该第一转向齿轮与该第二转向齿轮皆为一扇型齿轮,且两者呈垂直配置并且相互啮合;其中,该脚踏轴与该第一轴孔间设有至少一第一轴承单元;其中,该轴套件与该第二轴孔间设置有至少一第二轴承单元;其中,该脚踏轴于穿出该第一轴孔之一第一端上卡制固定于一第一脚踏板组件且与该第一脚踏板组件呈连动共转之关系,且该脚踏轴穿出该第二轴孔之一第二端上卡制固定于一第二脚踏板组件,且与该第二脚踏板组件呈连动共转之关系。
其中,该第一单向轴承具有一内环及一外环,该第一单向轴承之该内环于单一转向上与该第一单向轴承之该外环相互卡制,而于相反转向上则可对应该外环枢转,且第一单向轴承之该外环对应固定于该内轴承穿孔内,且该第一单向轴承之该内环对应套设固定于该轴套件上;其中,该第二单向轴承具有一内环及一外环,该第二单向轴承之该内环于单一转向上与该第二单向轴承之该外环相互卡制,而于相反转向上则可对应该第二单向轴承之该外环枢转,且该第二单向轴承之该外环对应固定于该外轴承穿孔内,且该第二单向轴承之该内环对应套设固定于该脚踏轴上;且其中,该轴架于一上壁面设有一通孔,该通孔连通于该支撑轴管之内部空间以允许该第一转向齿轮之穿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永松,未经黄永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68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