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车身底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4416.4 | 申请日: | 201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5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尤多·米尔德纳;斯蒂芬·格洛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0 | 分类号: | B62D21/10;B62D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车身 底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车身底板结构。
背景技术
德国实用新型DE 20023723U1公开的一种车身底板结构具有一个沿车辆纵向延伸的中间底槽以及两个在该中间底槽两侧延伸的、构成客舱底板的板段。各板段分别划分成前后底板。为了实现高的抗扭刚性以及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有利地将撞击力引导到相邻的车身结构中,在这篇文献中建议,将前后底板的连接元件组合成一个横向于中间底槽延伸的空心梁结构单元。由于无法看出这篇文献中所示出的车身底板结构向前和向后是否已超出客舱的边界,因此也不清楚如何将正面碰撞时产生的力传导到车身底板结构中,以便从那儿再将力继续传导到车身结构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底板结构,它能够在发生正面碰撞时将大部分的能量分散并由此避免客舱发生危及乘客的过量变形。
上述技术问题按本发明通过一种车辆的车身底板结构来解决,其具有一个沿车辆纵向延伸的中间底槽以及在该中间底槽两侧延伸的板段,按照本发明,两根超过所述板段的前边缘伸出的纵梁分别一体地构造有两个分支,其中的内分支在其中一个板段上向中间底槽延伸,外分支则与一个外门槛件相连接,该外门槛件在其中一个板段远离中间底槽的边缘处延伸。
在这种车身底板结构中,车辆发生碰撞时传递到其中一根纵梁上的镦压力一方面传导到中间底槽中,另一方面则传导到外门槛件中,这意味着,力分配到车身底板结构的各个分别具有最高承载能力的区域中。
所述分支优选基本上垂直于纵梁地延伸。
按照一种优选设计方案,所述分支的横断面呈帽罩状,其带有固定在板段上并围成中空腔室的边缘腹板。通过将边缘腹板固定在各板段上,所述分支与所述板段组合成具有高承载能力的抗弯空心型材件。
为了提高中间底槽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的承载能力,可设置至少一个加强元件,该加强元件沿中间底槽的纵向延伸,并与所述中间底槽围成至少一个沿纵向延伸的中空腔室。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扩展设计,分别有这样一个加强元件设置在中间底槽的每一侧上,所述由加强元件围成的中空腔室沿一边棱延伸,在该边棱处,中间底槽和一个在该侧与中间底槽相邻的板段相互对接。这样一来,所述中空腔室和上述分支基本上处于同一高度上,并且在发生碰撞时由所述分支转递来的力可有效地引导到中间底槽和加强元件中。
为了不对客舱中的可用位置空间形成限制,所述加强元件优选从下方与所述板段接合。
所述加强元件可制造成单独的构件并安装在板段和中间底槽上。然而,车身底板结构可特别合理地如此加工制造,即,将所述加强元件与所述中间底槽一体构造而成。该加强元件的外边缘可固定在相邻板段的底侧,而该板段的内边缘固定在中间底槽的侧壁上。
至少一个所述板段优选划分成一块前底板和一块后底板以及一块处于该前后底板之间的、高度水平设置得比它们更高的中间底板。在此,各底板可设计成可相互连接的各单个部件或者一个一体连贯板段的各个区域。前后底板可分别形成汽车前后排座的放脚空间,而中间底板则处于汽车的一个前排座位的下方。
所述加强元件优选一体构造地从前底板贯穿延伸到后底板,以便补偿所述板段在承受镦压式纵向力时因各个底板处于不同高度水平上而增大的挠性。
当所述板段由多个板件组成时,所述中间底板优选在其前后边缘处具有处于所述前后底板的高度水平上的固定凸缘,而在其至少一个侧面边缘处则具有处于更高高度水平上的固定凸缘,以便与所述中间底槽或其中一个外门槛件相连。
为了便于组装,所述外门槛件优选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肩和至少一个第二凸肩,所述前后底板固定在第一凸肩上,中间底板则固定在第二凸肩上。所述凸肩优选水平或基本水平定向并且比固定在它们上面的底板凸缘更长,由此能够补偿沿纵向可能存在的尺寸偏差。
为进一步加强本发明的车身底板结构,可设置门槛加强元件,其具有固定在所述前底板、中间底板和后底板的底侧上的内边缘和固定在外门槛件上的外边缘,该外边缘优选固定在处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凸肩下方的第三凸肩上。
诸如燃料箱、排气过滤器、排气催化净化器或排气消音器的构件可有利地安置在由所述中间底板围成的向下敞开的凹槽中。
为了保护构件以免其由于路面上的物体而损坏,与所述突伸出的纵梁相连的所述分支优选固定在前底板的底侧上并且向下伸展得比所述构件更多,所述分支由此可代替构件与这些路面障碍发生接触碰撞。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对于附图所示实施形式的描述来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44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