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氮共掺杂碳化硅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5328.6 | 申请日: | 201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6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金海波;李丹;曹茂盛;豆艳坤;郭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565 | 分类号: | C04B35/56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碳化硅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铝-氮共掺杂碳化硅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硅粉、炭黑和氯化铵为反应起始原料,所述硅粉的粒度为200~400目,炭黑的粒度为20~60nm,氯化铵的用量为硅粉与炭黑总重量的0.5%~5%;
将上述反应起始原料在球磨机中球磨2~4小时;
将球磨后的原料再分别加入硅粉与炭黑总重量的0.5%~10%的铝粉和硅粉与炭黑总重量的1%~20%的聚四氟乙烯粉末,在球磨机上进行第二次球磨;
将第二次球磨后的原料过60目筛,置于石墨坩埚中;
将装有第二次球磨后原料的石墨坩埚置于高压容器中,进行抽真空洗气操作,并充入0.5~5MPa的氮气,利用钨丝通电点火,实现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反应;
对反应合成物料进行后续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球磨的时间为5~15分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反应合成物料进行后续处理包括去除其中的碳,所述去除方法为:
对冷却后的反应合成物料在空气中加热至600-700℃,并保温1~3小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反应合成物料进行后续处理还包括在去除其中的碳后进行酸洗处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处理包括:
分别用浓度为10%~30%盐酸和浓度为10%~30%的氢氟酸浸泡所述反应合成物料,时间为2~5小时;
采用蒸馏水洗涤所述浸泡后的反应合成物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水洗涤所述浸泡后的反应合成物料的次数为3至5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磨介质为碳化硅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粉和炭黑的纯度大于等于9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532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