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3148.2 | 申请日: | 201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8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林厚德;蔡明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荣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2;H01L33/64;H01L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封装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包括电极、发光二极管芯片以及绝缘层,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与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绝缘层覆盖该电极和发光二极管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上设有凹槽,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容置于该凹槽中,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互间隔处形成通道,该通道与该凹槽连通,所述绝缘层经由该通道填充于凹槽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具有一个顶面,所述凹槽自该顶面向内凹陷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具有一个面向第二电极的开口,所述第二电极具有面向第一电极的另一个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电极,该连接电极包括第一连接电极和第二连接电极,所述第一连接电极连接固定于第一电极,第二连接电极固定于第二电极,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该固定端固定于第一电极的顶面,该自由端延伸至凹槽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该固定端固定于第二电极的顶面,该自由端延伸至凹槽的上方,该两个自由端彼此间隔,发光二极管芯片与两自由端连接从而与电极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电极与第一电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通道经由该间隙与凹槽连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镜,该透镜覆盖所述绝缘层,该透镜包括出光面,该出光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凸出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与绝缘层为一体成型,该绝缘层还包括连接绝缘层和出光面的四周并向电极底面延伸的罩体,该绝缘层填充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通道、容置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凹槽内,以及覆盖于连接电极和发光二极管芯片上,该罩体环绕包覆电极四周的外壁。
8.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电极,该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互间隔设置并在间隔处形成一个通道,该第一电极上设有一个凹槽,该凹槽与通道连通;
在所述凹槽中设置发光二极管芯片,并使发光二极管芯片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连接;
提供一个遮挡罩,覆盖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上;
采用注塑成型方式,将流体状透明绝缘材料自通道注入该凹槽中,并完全填充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与遮挡罩之间;
固化流体状透明材料完成封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罩为透镜,该透镜覆盖所述电极,该透镜包括出光面和入光面,该出光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凸出部,该入光面与电极之间形成空间,所述绝缘层自通道注入凹槽,直至填满该空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罩为一个模具,该模具包括容置腔体和凹陷部,该凹陷部自容置腔体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电极收容于该容置腔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荣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荣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314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透明质酸用的干燥装置
- 下一篇:陶瓷坯体的微波干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