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子叶秧苗夹持机构及其夹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3165.6 | 申请日: | 201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0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辜松;初麒;刘凯;杨艳丽;姜凯;李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6 | 分类号: | A01G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黄磊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子 秧苗 夹持 机构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嫁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子叶秧苗夹持机构及其夹持方法,属于园艺、蔬菜嫁接机械,尤其是瓜科嫁接机的砧木子叶吸附机构。
背景技术
在瓜科自动嫁接机的嫁接过程中,砧木打孔是嫁接的重要环节。而在砧木打孔的过程中由于植物的生长特性各不相同,所以砧木子叶被展平的情况直接影响到打孔的质量和精度。目前的插接式瓜科嫁接机对砧木的子叶平展情况还有很高的要求,如瓜科全自动嫁接机、瓜科半自动嫁接机作业时都要求子叶完全被展平,否则会影响打孔精度。但是目前对于砧木子叶展平这一环节嫁接机普遍采用压苗片机构,在作业过程中压苗片需要独立的作业时间,影响作业效率,同时压苗片的压苗力度不易掌握,极易对砧木子叶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针对上述砧木苗子叶展平环节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可利用气体真空负压的方式展平子叶且同时实现砧木子叶夹持的双子叶秧苗夹持机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双子叶秧苗夹持机构的夹持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子叶秧苗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夹和动力机构,夹持夹包括两个相同且对称相接的夹体,两个夹体在相接的侧面均分别设有夹槽,且两个夹体的夹槽对接构成夹持口,夹持口外接被夹持的双子叶秧苗的茎秆;每个夹体的上表面均分别设有吸叶孔,在夹体的侧表面设有负压孔,吸叶孔与负压孔垂直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负压孔外侧连接有真空发生器管接头,并通过真空发生器管接头外接真空发生器;各夹体分别与动力机构连接。
使用时,夹持夹的两个夹体,一个为定夹体,用以保证上苗准确定位;另一个为动夹体。
真空发生器管接头为快速管接头,真空发生器管接头还通过软管与真空发生器连接。
所述吸叶孔为贯穿夹体上下两表面的倒圆锥形通孔,以增大上表面的吸附面积,同时其下端配合连接有孔塞,用于清理吸叶孔内的灰尘杂物,吸叶孔的角度可根据秧苗子叶情况进行设计。
所述吸叶孔的上方还设有支撑网。
支撑网优选为孔状或网状的柔性支撑网,柔性支撑网采用柔性材料,表面设置成孔状或网状,防止真空度过大造成对子叶的损伤。
所述支撑网呈向吸叶孔内部延伸的倒圆锥状,支撑网的圆锥角度及外观尺寸可根据不同需求与夹持夹配套使用,且支撑网的最上端与夹体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即安装后表面与夹持夹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夹体的夹槽内壁上设有吹气孔,使下苗时秧苗茎杆更好的脱离夹持夹,减少干涉几率,辅助下苗;夹体的底部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吹气道,吹气道通过管道外接空气压缩机;所述吹气道、吹气孔、夹持口依次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吹气孔与夹持口垂直设置,吹气道与吹气孔垂直设置。
所述两个夹体在夹持口前端的相对的表面之间设有与夹持口连通的空隙,以减少下苗时的干涉。
所述两个夹体的夹槽对接构成的夹持口呈圆孔形,且所述夹持口的上端设有倒角,防止子叶展平时子叶根部受损。
所述动力机构为气动手指,所述夹体通过螺栓结构固定在气动手指上。
所述夹体呈长方体状,夹体在面向气动手指的一侧设有一向外延伸的凸体,凸体上设有螺栓孔,所述凸体上的螺栓孔通过螺栓结构与气动手指配合连接。
夹持夹的各夹体的上表面面积与秧苗子叶面积对应。
夹持口处可安装缓冲材料,以减少对秧苗茎秆的损伤。
上述双子叶秧苗夹持机构的夹持方法:启动气动手指,气动手指带动夹持夹的夹持口张开;将被夹持秧苗的茎秆贴靠在其中一个夹体的夹槽内壁上;气动手指带动夹持夹的夹持口合闭,进而将被夹持秧苗的茎秆夹在夹持口内;启动外部的真空发生器,真空发生器将吸叶孔、负压孔内的空气抽出,以使吸叶孔、负压孔内产生负压;吸叶孔产生的负压力将被夹持秧苗的两个子叶分别按压在各支撑网上,以使各子叶分别被紧密吸附在各夹体的上表面,完成被夹持秧苗的双子叶展平;对被夹持秧苗进行嫁接,待被夹持秧苗嫁接完成后,外部的真空发生器停止工作,吸叶孔、负压孔内的压力恢复正常,同时夹体的上表面解除对各子叶的压力;当秧苗的茎秆被外部的下苗装置夹紧或通过人手拿稳后,气动手指带动夹持夹打开,使秧苗脱离夹体,同时,外部的空气压缩机通过气管向吹气孔开始吹气,推动秧苗的茎秆脱离夹持口,辅助下苗。
工作一段时间后可卸下吸叶孔底端的孔塞,清理杂物灰尘。
本机构可代替现有自动嫁接机中的压苗片机构,提高嫁接生产率,更主要是可以提高夹持质量,使子叶可平整的展平于夹持夹上,作业质量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31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