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棉花秸秆制备侧耳属食用菌栽培原料的一种前期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4023.1 | 申请日: | 201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9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顾金刚;张瑞颖;左雪梅;宗海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F17/00 | 分类号: | C05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棉花 秸秆 制备 侧耳 食用菌 栽培 原料 一种 前期 处理 方法 | ||
1.制备食用菌栽培基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包括棉柴碎末在内的原料进行发酵,得到食用菌栽培基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原料与水混匀,得到培养料;所述原料由棉柴碎末和辅料组成;所述棉柴碎末占所述原料干重的20-95%;
(2)将所述培养料建堆并发酵,得到食用菌栽培基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麦麸、石膏粉、石灰、稻壳、稻糠、玉米粉和豆饼中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料的水分含量为60~70%(质量百分含量)。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设置原则是建堆并发酵时能使料温上升到70℃,且保持在50~60℃的72小时以上。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棉柴碎末的粒径为0.5-2cm。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为侧耳属侧耳属(Pleurotus)食用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为平菇;所述原料由90-95质量份棉柴、2-8质量份麦麸、1质量份石膏粉和1-3质量份石灰组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为白灵菇;所述原料由70-90质量份棉柴、10-20质量份麦麸、1质量份石膏粉和1-3质量份石灰组成。
10.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食用菌栽培基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402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晶盘
- 下一篇:一种加速生活垃圾填埋稳定化进程的生物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