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充气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4372.3 | 申请日: | 201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5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早川慎一;栗山雄治;植村隆志;樫谷宜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264 | 分类号: | B60R21/264;B60R21/2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充气 | ||
1.一种混合充气机,其在动作时,使由点火器着火而产生的燃烧气体和已充入的加压气体的混合气体,从气体喷出口喷出,构成为具有:
气体发生室,其收容产生前述燃烧气体的气体发生剂和前述点火器;
喷出室,其具有前述气体喷出口;
中间室,其直列配置在前述气体发生室和前述喷出室之间,经由利用第1断裂板闭塞的喷出口与前述气体发生室连通,并且,经由利用第2断裂板闭塞的流出口与前述喷出室连通;以及
充气室,其配置在前述中间室的周围,并且经由连通口与前述中间室连通,充入加压气体,
该混合充气机的特征在于,
前述连通口配置为,构成升温用连通流路,该升温用连通流路可以使经由前述喷出口流入前述中间室的前述燃烧气体流入前述充气室内,使前述充气室内的前述加压气体升温,并且使升温后的前述加压气体流入前述中间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充气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连通口在前述充气室和前述中间室之间的圆筒状的分隔壁上,沿周向以放射状配置多个,
该连通口的开口面积的总和设定为,与前述气体喷出口的开口面积的总和相比较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充气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连通口在前述分隔壁上,与前述喷出室和前述气体发生室之间的中间位置相比靠近前述气体发生室侧而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充气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中间室构成为,确保可以使前述充气室的加压气体经由前述流出口向前述喷出室流出的流路,
配置有气体流动限制部,其与前述连通口相比位于前述燃烧气体流动的下游侧,与前述喷出口相对且覆盖前述喷出口,可以将来自前述气体发生室的前述燃烧气体向前述连通口侧引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充气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气体流动限制部由闭塞板形成,该闭塞板配置在与前述连通口相比前述燃烧气体流动的下游侧,闭塞前述中间室的内周侧整个区域,
前述中间室在与前述气体流动限制部相比接近前述流出口侧的位置上,配置与前述充气室连通的第2连通口,从而配置前述流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充气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气体流动限制部由过滤器构成,该过滤器可以捕捉前述燃烧气体中的杂质,可以使前述燃烧气体和前述加压气体通过,从而与前述流路并设地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充气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中间室构成为,在与前述气体流动限制部相比接近前述流出口侧的位置上,配置与前述充气室连通的第2连通口。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充气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气体流动限制部由开孔闭塞板构成,该开孔闭塞板设置开口小于前述喷出口而形成前述流路的通孔,闭塞前述中间室的内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充气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中间室构成为,在与前述气体流动限制部相比接近前述流出口侧的位置上,设置与前述充气室连通的第2连通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合成株式会社,未经丰田合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437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涂覆的塑料基板的部件标记
- 下一篇:装置管理方法及系统,及其相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