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竹原纤维制成的抗菌卫生材料及其制造工艺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5004.0 | 申请日: | 201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4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郭秉臣;曾鹏程;杨仁慧;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建州竹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70 | 分类号: | D04H1/70;D04H1/42;D04H1/54;D04H1/58;A61L15/46;A61L15/40;A61L15/2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翁素华 |
地址: | 353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纤维 制成 抗菌 卫生 材料 及其 制造 工艺 应用 | ||
1.一种利用竹原纤维制成的抗菌卫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主要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其组成总量达100%:
废竹原纤维或竹原纤维或废竹原纤维和竹原纤维的混合物中的一种
30~60%;
粘胶纤维 10~60%;
涤纶纤维 0~30%;
热融纤维或热融粉体或乳胶中的一种 8~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竹原纤维制成的抗菌卫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竹原纤维为纺织或非织造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长度低于3mm、细度低于2.2dtex短而细的废竹原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竹原纤维制成的抗菌卫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纤维、涤纶纤维的长度低于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竹原纤维制成的抗菌卫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融纤维在加工过程能起热熔粘合作用的长度低于10mm的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竹原纤维制成的抗菌卫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融粉体在加工过程能起热熔粘合作用的粉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竹原纤维制成的抗菌卫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乳胶在加工过程能起黏合作用的乳液。
7.一种利用竹原纤维制成的抗菌卫生材料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主要采用30~60%的废竹原纤维或竹原纤维或废竹原纤维和竹原纤维的混合物中的一种、10~60%的粘胶纤维、0~30%的涤纶纤维、8~12%的热融纤维为原料,其制造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0、将涤纶纤维和粘胶纤维混合,经开松机开松,送入浆粕锤磨机将纤维打松散,进一步磨碎成松散的短的纤维,送入成形头形成第一网;
步骤11、将热融纤维经开松,送入浆粕锤磨机将纤维打松散,进一步磨碎成松散的短的纤维,送入成形头形成第二网;
步骤12、将废竹原纤维或竹原纤维或废竹原纤维和竹原纤维的混合物中的一种,经浆粕锤磨机打松散,磨碎成松散的极短的纤维,送入成形头形成第三网;
步骤13、将第一网、第二网、第三网依次叠合在一起,在转鼓风箱的作用下,经多向气流的作用下,穿过过滤网和静电板,形成厚度均匀的纤维网;
步骤14、将所述形成厚度均匀的纤维网经输出帘输送,经热轧辊热轧后收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竹原纤维制成的抗菌卫生材料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松机的辊转速设为980r/min,所述浆粕锤磨机转速设为2800r/min,所述转鼓转速设为1480r/min,所述过滤网孔径为3.2~4.5mm,开松机的辊与转鼓间隙设为2~10mm,所述热轧辊温度为160℃~180℃。
9.一种利用竹原纤维制成的抗菌卫生材料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主要采用30~60%的废竹原纤维或竹原纤维或废竹原纤维和竹原纤维的混合物中的一种、10~60%的粘胶纤维、0~30%的涤纶纤维、8~12%的热融粉体为原料,其制造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0、将涤纶纤维和粘胶纤维混合,经开松机开松,送入浆粕锤磨机将纤维打松散,进一步磨碎成松散的短的纤维,送入成形头形成第一网;
步骤21、将热融粉体经筛网在所述第一网表面均匀洒落一层;
步骤22、将废竹原纤维或竹原纤维或废竹原纤维和竹原纤维的混合物三种材料的一种,经浆粕锤磨机打松散,磨碎成松散的极短的纤维,送入成形头形成第二网;
步骤23、将表面洒有热融粉体的第一网与所述第二网叠合在一起形成纤维网;
步骤24、将所述形成厚度均匀的纤维网经输出帘输送,经烘箱干燥,再经热轧辊热轧后收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竹原纤维制成的抗菌卫生材料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松机的辊转速设为980r/min,所述浆粕锤磨机转速设为2800r/min,所述烘箱有4个烘室,其第一烘室的室温度为140℃,第二烘室的室温度为160℃,第三烘室的室温度为180℃,第四烘室的室温度为160℃;所述热轧辊温度为160℃~1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建州竹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建州竹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50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扭矩传感装置
- 下一篇:28G双面电脑针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