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车灯监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5203.1 | 申请日: | 201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9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廖运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运昌 |
主分类号: | B60Q11/00 | 分类号: | B60Q11/00;H05B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尚世浩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车灯 监控 系统 | ||
1.一种LED车灯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LED车灯(10),该LED车灯(10)至少具有一第一LED发光体(30)与一第二LED发光体(32);
一故障监测单元(40),与第一及第二LED发光体(30)、(32)各自电性连接,该故障监测单元(40)系侦测第一、第二LED发光体(30)、(32)启动后是否正常;
一选择/控制单元(44),与第一及第二LED发光体(30)、(32)各自电性连接,该选择/控制单元(44)系可各别控制第一、第二LED发光体(30)、(32)的启动,且选择/控制单元(44)并与故障监测单元(40)作电性连接,当故障监测单元(40)侦测到第一LED发光体(30)异常时,选择/控制单元(44)选择启动第二LED发光体(32);
一功率控制单元(52),该功率控制单元(52)与选择/控制单元(44)电性连接,功率控制单元(52)系输出控制讯号给选择/控制单元(44),进而控制第一、第二LED发光体(30)、(32)的亮度;
一与功率控制单元(52)电性连接之行车速度监测单元(54),该行车速度监测单元(54)被用来读取车辆的移动速度;
藉此,当车辆移动车速不等于0时,行车速度监测单元(54)藉由功率控制单元(52)输出讯号给选择/控制单元(44),令第一或第二LED发光体(30)、(32)亮度正常,当车辆移动车速等于0时,行车速度监测单元(54)输出一车辆静止讯号给功率控制单元(52),功率控制单元(52)则输出一降低功率控制讯号给选择/控制单元(44),令第一或第二LED发光体(30)、(32)的亮度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LED车灯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及第二LED发光体(30)、(32)呈现有第一色光,而LED车灯(10)另具有一可产生第二色光的第三LED发光体(34),第三LED发光体(34)和选择/控制单元(44)电性连接,监控系统(42)进一步包括:
一与选择/控制单元(44)电性连接的外部湿度监测单元(50),该外部湿度监测单元(50)被用来侦测车辆外部相对湿度值,而当外部湿度监测单元(50)侦测车辆外部的相对湿度为90~100%时输出控制讯号给选择/控制单元(44),选择/控制单元(44)启动第三LED发光体(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LED车灯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监控系统(42)进一步包括:
一温度监测单元(48),温度监测单元(48)和选择/控制单元(44)或故障监测单元(40)电性连接,温度监测单元(48)系侦测LED车灯(10)的工作温度,并可设定一安全温度值;
一散热单元(55),和选择/控制单元(44)电性连接;
当温度监测单元(48)侦测LED车灯(10)的工作温度等于或高于安全温度值时,温度监测单元(48)系输出一散热讯号给选择/控制单元(44),而驱动散热单元(55)对LED车灯(10)进行散热作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LED车灯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监控系统(42)进一步包括:
一与行车速度监测单元(54)电性连接之强制启动开关(57),该强制启动开关(57)可关闭行车速度监测单元(54)的作动,藉以使车辆移动车速等于0时可令第一或第二LED发光体(30)、(32)提供正常亮度,且当车辆移动后恢复行车速度监测单元(54)的监测作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之LED车灯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强制启动开关(57)可关闭或启动行车速度监测单元(54)的作动,该强制启动开关(57)具有第一次按压控制及第二次按压控制动作,车辆移动车速等于0时,第一次按压控制动作可关闭行车速度监测单元(54)的作动,令第一或第二LED发光体(30)、(32)提供正常亮度,第二次按压控制动作为启动行车速度监测单元(54)作动,恢复行车速度监测单元(54)的监测作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运昌,未经廖运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52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