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精微打孔工艺参数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6259.9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7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虞钢;褚庆臣;郑彩云;宁伟健;何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马知非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精微 打孔 工艺 参数 优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精微打孔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法,属于激光去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航天、电子、医疗器械等工业的发展,许多高精尖产品的关键零部件都需要设计许多微孔,以完成特定功能,从而提高产品的性能。比如在现代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导流叶片、燃烧室需要上万个微孔以实现冷却的作用。激光打孔技术以其可以打出大深径比孔、速度快、加工材料不受限制等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加工方法在一些加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对于激光精微打孔技术,涉及到材料性质(材料属性、热物性)、材料几何参数(厚度、长、宽等)、激光参数(激光功率、脉宽脉冲个数、保护气压力、离焦量等)等多参数问题。在实际加工产品时,需要得到特定大小和形状的激光孔,由于上述影响因素繁多,造成实际加工时需要大量摸索性试验,极易造成材料的破坏和加工成本的浪费。因此,要实现激光精微打孔的成本的有效控制,必须探索激光打孔的预测与优化。
目前,对激光打孔的研究多针对物理机理的分析,而且都以激光未打透时的情况为研究对象,激光打孔实际加工时候仍需大量摸索,对于激光精微打孔工艺参数预测与优化,目前尚未见相关的研究报道或者是公布的专利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精微打孔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目标孔型;2)、根据目标孔型,进行工艺参数预测,并进行数值仿真;3)、然后根据数值仿真中的工艺参数进行实际打孔实验;4)、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最终得到目标工艺参数。
进一步,所述步骤2)具体为:根据步骤1)所设定的目标孔型,进行数值仿真和工艺参数预测;建立激光打孔过程的二维(X-Y)物理模型;根据非线性热传导方程即式(1),计算出激光打孔的温度场演化过程,并输出可能满足要求的孔型和工艺参数:
激光打孔过程的二维非线性瞬态传热热平衡方程:
式中:T为温度,ρ是密度,c是比热容,k是热传导系数。进一步,所述非线性热传导方程即式(1)中:由于激光打孔是非稳态的热传递过程,
其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为:
初始条件取激光打孔初始时刻的温度分布,即为环境温度:
T(x,y,0)=T0 (2)
在激光作用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62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移动显示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可吹风的电脑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