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6372.7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1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姚圣法;吴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舜金属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国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8 | 分类号: | C22C38/58;C22C38/50;C21D1/18;E04C5/02;E04C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立;姚姣阳 |
地址: | 21221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混凝土 用钢绞线 加工 方法 | ||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⑴由钢厂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份:
C:0.30~0. 5%,
Si:0.5~1.9%,
Mn:0.5~1.9%,
Ni:0.1~0.5%,
Cr:0.1~0.8%,
Nb:0.02~0.8%、Ti:0.02~0.6%、V:0.01~0.1%中的一种或几种微量合金元素,
Fe:余量,
冶炼并精轧到需要尺寸的盘条钢丝;
⑵将精轧好的盘条钢丝经过定直径一道次拉拔或者不经过拉拔直接捻制成钢绞线;
⑶将钢绞线送入加热炉加热到850~1100℃,然后进行5~60秒淬火,再经过回火加热炉加热到350~520℃回火;
⑷通过回火冷却装置冷却处理到常温,进行层卷包装,检验入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条钢丝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化学成份组成:C:0.31%、Si:0.58%、Mn:1.8%、Ni:0.12%、Cr:0.8%、Nb:0.045%和Fe:余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条钢丝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化学成份组成:C:0.35%、Si:1.85%、Mn:0.56%、Ni:0.42%、Cr:0.3% 、V:0.1%和Fe:余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条钢丝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化学成份组成:C:0.45%、Si:0.55%、Mn:0.8%、Ni:0.1%、Cr:0.5%、V:0.05%、Ti:0.45%和Fe:余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条钢丝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化学成份组成:C:0.49%、Si:1.55%、Mn:0.6%、Ni:0.5%、Cr:0.1%、Ti:0.55%、Nb:0.7%、V:0.01%和Fe:余量。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钢绞线金相组织为回火屈氏体或索氏体,晶粒度均达到9级以上。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⑶中,淬火在中空高压淬火装置中进行,所述中空高压淬火装置外壁上布满喷射小孔,中空高压淬火装置压力为进口6Mpa,通过喷射小孔实现大于等于12Mpa的喷射压力喷射出。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⑶和⑷中,将钢绞线经过前牵引传动系统传动依次送入加热炉,然后送入淬火装置,再经过回火加热炉,再通过回火冷却装置,最后由后牵引传动系统牵出;所述前后牵引传动系统的频率差在0.5~1.5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舜金属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国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舜金属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国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63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采集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体化全自动导热油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