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6372.7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1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姚圣法;吴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舜金属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国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8 | 分类号: | C22C38/58;C22C38/50;C21D1/18;E04C5/02;E04C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立;姚姣阳 |
地址: | 21221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混凝土 用钢绞线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绞线的加工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已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特别是在桥梁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生产工艺均为:盘条—酸洗磷化—连续拉拔—捻股—调质热处理—收线—层卷—检验包装入库。该生产工艺必须设有酸洗磷化工序,即采用盐酸或硫酸将盘条钢丝表面的氧化铁皮进行酸洗清除,然后进入磷化池磷化,以便于连续拉拔生产。这样,现有工艺所产生的大量废酸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理,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连续拉拔均采用多台大功率的拉丝机,也严重的浪费了有限的电能资源。现有工艺还存在每当一盘盘条生产完成后,必须停机换盘再开机,将多余的未回火钢丝剪除,无法连续性生产,造成钢材的极大浪费。因此,现有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加工方法存在严重环境污染、浪费电能和钢材资源、生产成本较高等缺点,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加工方法,钢绞线金相组织一致,具有预应力特性,且环保无污染,节省电能和钢材资源,成本低。
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加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⑴由钢厂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份:C:0.30~0. 5%,Si:0.5~1.9%,Mn:0.5~1.9%,Ni:0.1~0.5%、Cr:0.1~0.8%,Nb:0.02~0.8%、Ti:0.02~0.6%、V:0.01~0.1%中的一种或几种微量合金元素,Fe:余量,冶炼并精轧到需要尺寸的盘条钢丝;
⑵将精轧好的盘条钢丝经过定直径一道次拉拔或者不经过拉拔直接捻制成钢绞线;
⑶将钢绞线送入加热炉加热到850~1100℃,然后进行5~60秒淬火,再经过回火加热炉加热到350~520℃回火;
⑷通过回火冷却装置冷却处理到常温,进行层卷包装,检验入库。
由于现有技术中,需要连续拉拔,为了便于连续拉拔就必须要有之前的酸洗磷化工序,而本申请无需连续拉拔,先冶炼并精轧到需要尺寸的盘条钢丝,再经一道次拉拔或者不经过拉拔,因此无需酸洗磷化工序,不使用盐酸或硫酸进行酸洗和磷化,具有环保的优点;本申请的化学成份及热处理工序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要求及性能指标。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加工方法,盘条钢丝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化学成份组成:C:0.31%、Si:0.58%、Mn:1.8%、Ni:0.12%、Cr:0.8%、Nb:0.045%和Fe:余量。
前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加工方法,盘条钢丝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化学成份组成:C:0.35%、Si:1.85%、Mn:0.56%、Ni:0.42%、Cr:0.3% 、V:0.1%和Fe:余量。
前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加工方法,盘条钢丝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化学成份组成:C:0.45%、Si:0.55%、Mn:0.8%、Ni:0.1%、Cr:0.5%、V:0.05%、Ti:0.45%和Fe:余量。
前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加工方法,盘条钢丝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化学成份组成:C:0.49%、Si:1.55%、Mn:0.6%、Ni:0.5%、Cr:0.1%、Ti:0.55%、Nb:0.7%、V:0.01%和Fe:余量。
前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加工方法,钢绞线金相组织为回火屈氏体或索氏体,晶粒度均达到9级以上。
前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加工方法,步骤⑶中,淬火在中空高压淬火装置中进行,中空高压淬火装置外壁上布满喷射小孔,中空高压淬火装置压力为进口6Mpa,通过喷射小孔实现大于等于12Mpa的喷射压力喷射出,以便于迅速淬透钢绞线及心部,使得内外组织均衡化。这样,热处理工艺采用快速感应加热技术和中空超高压快速淬火技术,使得几股钢丝或多股钢丝达到内外组织一致性,经回火后其金相组织为索氏体,具有金相组织一致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舜金属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国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舜金属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国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63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采集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体化全自动导热油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