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性隔套的制造模具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6661.7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9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平辉;唐思成;揭钢;邹函滔;邱晓刚;邱庚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6/02 | 分类号: | B21D26/02;B21D37/10;B21D53/2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胡山 |
地址: | 344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制造 模具 方法 | ||
1.一种弹性隔套的制造模具,该模具分为模具的上半部分和模具的下半部分,模具的上半部分包括上模板(1)和上推进压块(4),其特性是模具的下半部分结构为:胀形弹性棒(10)放置于隔套定位块(12)上,隔套定位块(12)与下垫板(13)连接,分体式凹模(11)套在隔套定位块(12)外形成弹性隔套的加工间隙空间,分体式凹模(11)放置于下垫板(13)上与凹模固定座(9)间隙配合,凹模固定座(9)与下垫板(13)连接,下垫板(13)与下模板(15)连接,顶杆(14)通过间隙配合放置于下垫板(13)和下模板(15)内,顶杆(14)的一端对应放置在分体式凹模(11)的下方,分体式凹模(11)内壁与上推进压块(4)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隔套的制造模具,其特性是:导柱(8)与下模板(15)连接,限位导杆(7)套置于导柱(8)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弹性隔套的制造模具,其特性是:模具的上半部分结构为:上推进压块(4)与上固定板(3)连接,上固定板(3)上模板(1)连接,上压紧板(6)及压紧橡皮(5)通过螺栓与上模板(1)连接,导套(2)上模板(1)连接,导套(2)与限位导杆(7)的位置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弹性隔套的制造模具,其特性是:上推进压块(4)与分体式凹模(11)的单面间隙在0.03-0.04mm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弹性隔套的制造模具,其特性是:隔套定位块(12)通过螺栓与下垫板(13)连接;凹模固定座(9)通过螺栓及定位销与下垫板(13)连接,下垫板(13)通过螺栓及定位销与下模板(15)连接;导柱(8)通过过赢配合与下模板(15)连接;上推进压块(4)通过过赢配合与上固定板(3)连接,上固定板(3)通过螺栓及定位销与上模板(1)连接;导套(2)通过过赢配合与上模板(1)连接。
6.利用所述一种弹性隔套的制造模具制造弹性隔套的方法,其特性是:弹性隔套经下料、扩口工序后直接用所述模具进行胀形加工:
第1步,所述模具,安装在单动四柱带顶出缸的液压机上;
第2步,将扩口工序后的预制的弹性隔套(16)套置在模具的隔套定位块(12)外端,分体式凹模(11)内部;即放入分体式凹模(11)与隔套定位块(12)之间形成的弹性隔套的加工间隙空间内;
第3步,将胀形弹性棒(10)垂直放置在隔套定位块(12)上、弹性隔套(16)内部;
第4步,开动液压机对弹性隔套(16)进行胀形加工,自带预压装置压紧压紧橡皮(5)与上压紧板(6)将胀形形腔分体式凹模(11)压紧保持闭合完整状态,上推进压块(4)再让胀形弹性棒(10)充分压缩,使弹性隔套(16)胀形稳定,并使其胀形到设计尺寸;
第5步,胀形加工后,液压机上工作台面及上压紧板(6)回位,启动液压机顶出缸顶出,顶杆(14)将分体式凹模(11)、弹性隔套(16)、胀形弹性棒(10)顶出凹模固定座(9),取出弹性隔套(16)、胀形弹性棒(10);启动液压机顶出缸复位,顶杆(14)将分体式凹模(11)带回凹模固定座(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666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莫尔斯码的皮肤听声器
- 下一篇:男性老年患者接尿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