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砌体温度裂缝的建筑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9084.7 | 申请日: | 2011-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2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华;王洪英;陈明浩;房泽铎;吕念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送变电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G21/14;E04G21/1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体温 裂缝 建筑 方法 | ||
1.一种控制砌体温度裂缝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A砌筑前将砖浇水浸透,保证粉煤灰砖的含水率8~12%,粉煤灰砖截面四周吸水深度为15~20mm;
B定位放线、摆砖;
C砖砌体施工:在砖砌体上设置控制缝和钢筋砼板带以控制温度变化和材料的干缩变形而造成的对砌体的损害;
D墙体砌筑完成后进行沉降和养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砌体温度裂缝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钢筋砼板带的设置:在山墙处、墙体的顶部、窗台的下部均设置配筋带,配筋带的间距为800-2400mm,配筋带的钢筋直径ф10-25mm,配筋带钢筋通长设置;配筋带在控制缝处断开;控制缝的间距小于或等于30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砌体温度裂缝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控制缝的设置:
a在墙的高度突然变化处设置竖向控制缝;
b屋面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
c在屋面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30m;
d浇混凝土挑檐设置分隔缝,分隔缝的宽度20-3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
e在墙的厚度突然变化处设置竖向控制缝;
f门、窗口两侧采用现浇混凝土,同过梁整体浇筑混凝土;
g竖向控制缝,应沿房屋墙体的全高设置;
h控制缝在楼、屋面处可不贯通,但在该部位作成假缝;
i控制缝作成隐蔽式,与墙体的灰缝相一致,控制缝的宽度6-12mm,控制缝内应用弹性密封材料填缝。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砌体温度裂缝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在建筑物主体砌筑基本完成时,将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预留出斜砌砖的空隙,待砌筑完的填充墙在自然状态下沉降14-16天后,再将预留的空隙补砌挤紧,补砌时双侧竖缝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嵌填密实;砖砌体完成后,让其在自然温度下充分达到养护29-31天后再抹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送变电工程公司,未经山东送变电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908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顶盒的保护方法及机顶盒
- 下一篇:保温装饰一体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