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度异丁酰胺生产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89415.7 申请日: 2011-04-11
公开(公告)号: CN102212566A 公开(公告)日: 2011-10-12
发明(设计)人: 吴其飞;王春梅;黄达明;崔凤杰;马海乐;管国强;林琳;孙文敬;张志才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大学
主分类号: C12P13/02 分类号: C12P13/02;C07C233/05;C07C231/24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楼高潮
地址: 212013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纯度 异丁酰胺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纯度异丁酰胺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异丁酰胺可以选择性诱导人g-珠蛋白基因转录,加之异丁酰胺的无毒性和在血浆中的半衰期较长的特点,使异丁酰胺在治疗b-地中海贫血和镰刀型贫血中有理想的效果。异丁酰胺也是合成治疗艾滋病治疗药物利托那韦的重要中间体。异丁酰胺在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对异丁酰胺纯度的要求非常高。

对异丁酰胺的生产制备方法已有一些报道,主要是以异丁酰氯与氨反应的方法为主,有代表性的方法是Janitschke Lothar等人在美国专利US35528814A中提出的异丁酰胺制备方法。这个方法提出了用物质量过量1至3倍的氨与异丁酰氯在甲苯或二甲苯中于-15~30℃的温度下反应, 然后通过加热浓缩反应混合物使生成的产品结晶并通过热过滤的方法获得粗异丁酰胺,再用溶剂多次洗涤获得高纯度的异丁酰胺产品。这种制备异丁酰胺的方法虽然获得的异丁酰胺的产品纯度达到了99.87%,但是这种方法有以下几方面的缺点:第一是由于使用的异丁酰氯极易与水反应,为避免异丁酰氯接触水等物质而发生分解,需要对溶剂和其他原料进行严格的除水处理,并且反应设备需要严格密封,异丁酰氯与氨反应的过程极为剧烈使对反应条件的控制也要求非常严格,这些增加了制备异丁酰胺的难度。第二是这种方法制备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氨,过量的氨需要回收处理,否则环境污染严重。同时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氯化氢对设备腐蚀严重,反应过程中需要对氯化氢进行控制。这些造成三废处理较多,难于满足环保要求,增加了生产的成本。第三是这种方法过程复杂,产品的收率较低,只有88%左右,并且制备过程中使用了苯类有机溶剂,使产品中含有有害物质的几率增高,就是极其微量的有机溶剂在异丁酰胺中的存在,对产品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有极大的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出了一种高纯度异丁酰胺生产方法,该方法以异丁腈与去离子水为原料,以富产腈水合酶的生产菌株进行发酵培养来获得腈水合酶催化剂,在腈水合酶催化剂的作用下,异丁腈与去离子水发生水合反应生成异丁酰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纯度异丁酰胺生产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腈水合酶催化剂的处理:将腈水合酶生产菌株经过发酵获得的发酵液用0.05~1.0mm的烧结金属过滤器或陶瓷复合膜过滤器进行分离后,再用去离子水清洗2~3次;

(2)异丁腈水合制备异丁酰胺:将经过清洗的腈水合酶催化剂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腈水合酶催化剂的加入量与去离子水的加入量的质量比为0.0015~0.01:1,异丁腈的加入量与去离子水的加入量的质量比为0.3:1以上;

相应量的异丁腈应采用连续加入的方式,加入量应该逐渐减小,加入的时间应该控制在3~4小时,反应过程中反应体系的温度控制在18~30℃,异丁腈加入完毕后,保持继续反应0.5~1.5小时。

(3)反应液中腈水合酶催化剂的分离:将生成的含异丁酰胺、水和腈水合酶催化剂构成的反应液,采用0.05~1.0mm的烧结金属过滤器从反应液中分离腈水合酶,初次被分离出来的腈水合酶催化剂可以用来继续催化异丁腈水合反应,最后利用后的腈水合酶催化剂被分离出来后采用去离子水清洗,然后进行环保处理;根据腈水合酶催化剂的活性情况一般可重复利用2~3次。

(4) 粗异丁酰胺水溶液的精制:分离除去腈水合酶催化剂的反应液成为粗异丁酰胺水溶液,首先采用截留分子量能力为500~5000道尔顿的超滤膜分离掉粗异丁酰胺中的部分大分子蛋白质等杂质,然后再经过阴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进一步精制,最后将溶液的pH调节到6.0~8.0;

(5)异丁酰胺晶体的制备:将精制后的异丁酰胺水溶液在温度50~100℃、压力0.05~0.1Mpa条件下直接蒸发后干燥,或者将异丁酰胺水溶液的浓度浓缩到80%以上后进行喷雾干燥或冷冻结晶后再进行真空干燥,这即获得高纯度的异丁酰胺晶体。

其中步骤(1)中所涉及腈水合酶生产菌株为红球菌(Rhodococcus)、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seudomonadaceae)、加诺卡氏菌(Pseudonocardia)、节杆菌(Arthrobacter)、芽孢杆菌(Bacillus)、诺卡氏菌(Nocardia)、丛毛单胞菌(Coma monas)、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及短杆菌(Brevibacterium)等,优选红球菌(Rhodococcus)、假单胞菌(Pseudomonas)、诺卡氏菌(Nocardia)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94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