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靶向和荧光双功能的难溶性抗肿瘤药物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93383.8 | 申请日: | 201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6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顾月清;陈晶;邓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47/26;A61K47/34;A61K47/44;A61K49/18;A61K31/337;A61K31/474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孙立冰 |
地址: | 21119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靶向 荧光 功能 难溶性抗 肿瘤 药物 纳米 结构 载体 | ||
1.一种难溶性抗肿瘤药物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由固态脂质、液态脂质、表面活性剂和难溶性抗肿瘤药物形成内部包载难溶性抗肿瘤药物的脂质载体,其特征是:脂质载体表面经过化学修饰,共价连接上具有肿瘤靶向的配体,所述的具有肿瘤靶向的配体为葡萄糖胺、2-脱氧葡萄糖或2-脱氧葡萄糖胺。
2.权利要求1的脂质载体,其中脂质载体内部还包载荧光素或吲哚花菁类近红外荧光染料。
3.权利要求1的脂质载体,其中固态脂质是硬脂酸或硬脂酸和选自单硬脂酸甘油酯、双硬脂酸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单棕榈酸甘油酯、双棕榈酸甘油酯、三棕榈酸甘油酯、鲸蜡醇十六酸酯、硬脂酸、棕榈酸、癸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液态脂质选自天然植物油、油酸、亚油酸、角鲨烯、维生素E、维生素E酯、C8~C10中链脂肪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表面活性剂选自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4.权利要求1的脂质载体,还含有冻干保护剂,冻干保护剂选自乳糖、葡萄糖、甘露醇、蔗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5.权利要求1的脂质载体,其中固态脂质、液态脂质、表面活性剂、难溶性药物的质量比为24~56∶50~76∶15∶4~5。
6.权利要求1的脂质载体,其中肿瘤靶向的配体与脂质载体的质量比为1∶10~1∶3。
7.权利要求1的脂质载体,所述难溶性抗肿瘤药物是紫杉醇、多烯紫杉醇、喜树碱或羟基喜树碱。
8.权利要求2的脂质载体,其内部包载的荧光素或吲哚花菁染料与脂质载体的质量比为1∶10~1∶16。
9.权利要求1的脂质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a.取部分硬脂酸溶解后,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按照与固态脂质质量比为10∶1的比例加入靶向配体,反应过夜,离心沉淀;
b.将连有靶向配体的固态脂质与剩余的固态脂质一起熔融,加入液态脂质,混合均匀;向混合脂质中加入难溶性抗肿瘤药物,溶解;加入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双蒸水,搅拌充分乳化后超声或高压乳匀,冰浴离心。
10.权利要求2的脂质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a.取部分硬脂酸溶解后,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加入靶向配体,反应过夜,离心沉淀;
b.将连有靶向配体的固态脂质与剩余的固态脂质一起熔融,加入液态脂质,混合均匀;向混合脂质中加入荧光染料,溶解;加入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双蒸水,搅拌充分乳化后超声或高压乳匀,冰浴离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338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协议识别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具有可变容积的检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