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液传质反应器及废气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95297.0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8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郭兵兵;朴勇;祝月全;刘忠生;王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2;B01D53/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质 反应器 废气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液传质反应器及废气处理方法,本发明主要用于炼油企业各种储罐废气、汽油和液态烃脱硫醇尾气的净化处理,也可用于其它液体吸收气体的领域和废气吸收领域。
背景技术
炼油厂在加工原油的过程中,一些设施不可避免地排放出大量的恶臭污染废气,特别是含硫污水储罐、半成品油品储罐、污油储罐、脱硫醇尾气等设施,这些设施排放的恶臭污染物中包含硫化氢、有机硫化物、苯系物及其它VOCs(VOCs表示挥发性有机物)等组分。工作人员长期活动在被这些物质污染的环境中,可能引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疾病,也可能引发机体病变甚至致癌;在短期污染严重时,还会使人产生明显的头晕、喉疼、恶心、呕吐等急性中毒症状。
上述废气组分复杂,造成周边环境的恶臭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这类废气浓度低,组分复杂,难以彻底净化,因此这类废气治理的开发也越来越迫切。
储罐排放恶臭废气的处理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废气处理装置净化废气时容易干扰储罐正常运行,如可能引起储罐的瘪罐或爆罐等事故;另外,储罐排放废气组成复杂,净化难度较大。
CN200610047790.4中采用液氨和高沸点有机溶剂吸收储罐废气,该方法可较好地净化废气中硫化物和烃类,但挥发的氨气易造成二次污染。CN200710010373.7中采用液氨和净化水吸收储罐废气,该方法可较好地净化废气中硫化物,但挥发的氨气易造成二次污染,并且烃类没有得到回收。CN200710012210.2采用脱硫-吸附工艺净化储罐废气污染物,该方法采用碱液脱除硫化物,然后采用组合吸附床吸附烃类,可很好地净化该类污染物,但存在饱和烃类气体回收流程较长的问题。
CN200710069125.X公开了一种重污油罐恶臭尾气处理方法,将重污油管线上吹扫装置来的恶臭尾气先用空冷器冷却至96~100℃,送重污油罐储存,从重污油罐引出气体,再送入冷凝器冷却,控制温度在50℃以下,将尾气在吸收塔内用吸收剂进行吸收除臭处理,再在文丘里喷射器用吸收剂进行除臭处理,提升动力,最后,通过放空管将处理后的尾气排放。该方法可有效净化废气中硫化物,但废气中的烃类并没有得到净化,另外,长时间运转后,有机硫化物净化效率降低较为明显,吸收剂更换频繁。
上述这些方法中,主要工艺采用吸收法对硫化物进行净化,主要存在问题是恶臭组分不能彻底净化,或者净化效率有限导致排放口仍有恶臭污染物排放。特别是在处理含硫化氢、有机硫和烃类复杂组分的废气时,采用碱液吸收脱硫与其它方案脱烃的组合工艺时,采用常压吸收效率不稳定,容易出现排放气不能达标排放的现象。现有的有些方法根本没有对废气中烃类净化功能,常规的吸收设备占地大,维修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联合气液传质反应器及废气处理工艺。通过本发明,废气吸收设备占地可大大减少,处理效率大大提高,废气中的硫化物在高效气液传质反应器内被净化,废气中烃类通过正压吸收得到高效回收,本发明可应用于储罐区如酸性水罐、污油罐、中间罐等排放的含硫含烃组分吸收领域。有效解决传统方法恶臭净化不彻底、吸收效率不稳定的问题。
本发明气液传质反应器包括外筒和内筒,内筒设置在外筒内部,外筒底部设置内筒安装底座,内筒设置在外筒底部的内筒安装底座上,内筒下部设置气体分布器,气体分布器与气体导管连通;内筒由2~3段构成,每段上部的内筒壁设置有溢流孔或设置缓冲段(每段上部的内筒壁设置有溢流孔或设置缓冲段指:每段上部的内筒壁设置有溢流孔,或每段上部设置缓冲段),内筒顶部为带有盖板的缓冲段,缓冲段(每段内筒上部的缓冲段及内筒顶部的缓冲段)为直径扩大的筒形结构,缓冲段筒形结构的侧壁开设导流孔眼,气体分布器以下的内筒段或底座设置液体流动通道。外筒顶部设置气体排放口,气体排放口下部设置除沫器。构成内筒的2~3段在同一垂直轴线上,即上下连接设置。
本发明气液传质反应器中,内筒与外筒底部优选采用螺栓连接,气体导管与气体分布器采用一体化连接,焊接于内筒壁内。内筒由2~3段填料层构成,每层填料上内筒壁设置有溢流孔,或设置缓冲段,缓冲段为直径扩大的筒形结构,缓冲段筒形结构的侧壁开设导流孔眼。内筒上部为带有盖板的缓冲段,气体分布器以下的内筒段或底座设置液体流动通道,外筒顶部设置除沫器和挡板。
本发明气液传质反应器中,溢流孔在内筒筒壁穿孔方向为由内向外为斜下方向。内筒结构为圆柱形,外筒为立方体或圆柱形。外筒上部设置排油口,定期排放废气处理过程中冷凝得到的油相、液相或者气体杂质如小泡沫。外筒顶部设置加料口,用于定期添加吸收剂添加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52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