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正负极颗粒合金金属包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96054.9 | 申请日: | 2011-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5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耿世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世达 |
主分类号: | H01M4/139 | 分类号: | H01M4/13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422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锂离子电池 负极 颗粒 合金 金属 方法 | ||
1.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颗粒合金金属包覆方法,其工艺步骤为:将粒度为500nm-50um的铝盐粉末和粒度为500nm-50um的硝酸银粉末混合,加水或其他溶剂,然后加入糖类碳源,在惰性气体环境下用纳米喷雾方式与粒度为500nm-50um的正极材料颗粒混合,各混合物重量份数比为1∶0.2-1∶0.2-1∶0.2-1∶0.1-0.5,在惰性气体环境下混合0.5-10小时,然后将混合物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温100-1000℃,到达温度时保持0.5-10小时,即可在粒度500nm-50um正极材料颗粒表面均匀包覆1nm-100nm之合金金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颗粒合金金属包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盐为硫酸铝、醋酸铝和硝酸铝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颗粒合金金属包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钛酸锂、钴酸锂及钴酸锂的改性物、镍酸锂及镍酸锂的改性物、锰酸锂及镍酸锂的改性物、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锰结核、纳米二氧化锰中的一种,粒度为500nm-50um。
4.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颗粒合金金属包覆方法,其工艺步骤为:将粒度为500nm-50um的铜盐粉末和粒度为500nm-50um的硝酸银粉末混合,加水或其他溶剂,然后加入糖类碳源,在惰性气体环境下用纳米喷雾方式与粒度为500nm-50um的负极材料颗粒混合,各混合物重量份数比为1∶0.2-1∶0.2-1∶0.2-1∶0.1-0.5,在惰性气体环境下混合0.5-10小时,然后将混合物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温100-1500℃,到达温度时保持0.5-10小时,即可在粒度500nm-50um正极材料颗粒表面均匀包覆1nm-100nm之合金金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颗粒合金金属包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盐为硫酸铜、醋酸铜和硝酸铜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颗粒合金金属包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极材料为人工石墨、天然石墨、改性石墨、石墨化碳纤维、石油焦、中间相碳微球、树脂碳、有机聚合物热解碳、炭黑、氮化物、锡基负极材料、纳米碳管、石墨烯、富勒烯中的一种,粒度为500nm-50um。
7.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颗粒合金金属包覆方法和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颗粒合金金属包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他溶剂为乙醇、丙酮、乙酸乙酯、苯、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颗粒合金金属包覆方法和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颗粒合金金属包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糖类碳源为采用糖类在高温炉中经过600℃高温炭化处理制得,粒度在3~50μ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世达,未经耿世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605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