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碳核壳结构微粉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96163.0 | 申请日: | 2011-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7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张建春;来侃;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A01N59/16;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徐宁 |
地址: | 10001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核壳 结构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制备银/碳核壳结构微粉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大麻秆芯超细粉体浸于硝酸银水溶液中,吸附50-120分钟,过滤,得到吸附硝酸银的大麻秆芯超细粉体;
(2)将所述吸附硝酸银的大麻秆芯超细粉体浸于无水乙醇中,静止放置3-10分钟,过滤,得到乙醇处理后的大麻秆芯超细粉体;
(3)将所述乙醇处理后的大麻秆芯超细粉体再浸于还原剂水溶液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得到的产物置于去离子水中浸洗、干燥,得到原位负载于大麻秆芯超细粉体上的银纳米颗粒;
(4)将所述原位负载于大麻秆芯超细粉体上的银纳米颗粒进行碳化处理,之后再进行研磨,得到所述银/碳核壳结构微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大麻秆芯超细粉体的粒径为100目-400目;所述硝酸银水溶液的摩尔浓度为1-100mmol/L;大麻秆芯超细粉体与硝酸银水溶液的料液比1kg∶(3-5)L;在吸附过程中,大麻秆芯超细粉处于搅拌状态;
步骤(2)中所述吸附硝酸银的大麻秆芯超细粉体与无水乙醇的料液比为1kg∶(3-5)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还原剂为硼氢化钠、水合肼、乙二醇和柠檬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还原剂水溶液的摩尔浓度为100-800mmol/L;
所述乙醇处理后的大麻秆芯超细粉体与还原剂水溶液的料液比为1kg∶(2-5)L,反应时间为8-12分钟;在反应过程中,大麻秆芯超细粉处于搅拌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碳化处理在真空高温炉内进行;所述真空高温炉的真空度为1×10-4Pa-6×10-4Pa,温度为450-65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先将所述大麻秆芯超细粉体置于由600目以上丝网制成的容器中,再将所述容器浸于硝酸银水溶液中。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步骤(1)前,对所述大麻秆芯超细粉体依次用无水乙醇、水清洗并烘干的处理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中,大麻秆芯超细粉体与无水乙醇和水的料液比均为1kg∶(3-5)L。
8.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银/碳核壳结构微粉。
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银/碳核壳结构微粉,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碳核壳结构微粉的粒径为1.0-5.0μm。
10.权利要求8或9所述银/碳核壳结构微粉在制备抗菌产品中的应用;所述菌优选为下述至少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大肠杆菌抑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61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专用铣球口铣床
- 下一篇:一种筒仓环向加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