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连续轨道系统轨道板精确调整量确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96975.5 | 申请日: | 201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1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伍卫凡;闫红亮;王召祜;吴大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9/00 | 分类号: | E01B29/00;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崔立增 |
地址: | 30014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连续 轨道 系统 精确 调整 确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板精确调整量的确定方法,特别涉及三维空间连续轨道系统轨道板精确调整量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铁路大面积建设与运营,新型轨道结构广泛应用。为满足高速铁路高平顺,高速度,高精度铺设等要求,轨道板采用二次铺设方法,即首先进行粗铺放样,然后进行精确调整。对于三维空间连续轨道系统来讲,只有对轨道板进行精确调整,才能使钢轨顶面尽可能符合线路设计轨顶位置,才能满足高速铁路高精度、高平顺性、高舒适性等要求。
传统的轨排铺设方法直接将线路设计线位通过打桩的方式进行实地坐标放样,打桩定位的方式误差较大,导致实地放样所得的线路线位与设计线位有时达到10mm左右的误差。这显然会极大地影响高速铁路的精度、平顺性与舒适性要求。对于桥梁上轨道结构的铺设,传统的轨排铺设方法没有考虑桥梁变形对轨道结构平顺性的影响。而对于高速铁路的铺设、运营与维护,毫米级的误差都会对列车的平稳开行造成影响。所以,在进行高速铁路轨道结构施工时,必须考虑桥梁变形对轨道结构线位的影响。
因此,随着高速铁路的建设,已有的轨道结构铺设方法已无法满足高速铁路铺设、运营与维护的要求,轨道板必须经过先粗铺放样再精确调整的方式,才能保证轨道结构的精度、平顺性与舒适性。针对上述情况,三维连续轨道系统轨道板精确调整量确定方法,通过预处理线路线位数据、纵断面数据、布板数据和轨距偏差数据,根据跨梁分布情况,确定荷载作用下跨梁弹性变形和收缩徐变影响下的轨道板精确调整量。作为轨道板精确调整量的确定方法,具有创新性强、实用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等突出优点,进入应用研究和新的发展阶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轨道结构铺设方法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针对三维连续轨道系统轨道板精确调整量确定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将轨道板进行精确调整,从而使钢轨顶面尽可能符合线路设计轨顶位置,以满足高速铁路高精度、高平顺性、高舒适性等要求。
本发明所涉及的三维连续轨道系统轨道板精确调整量确定方法,是指对于三维连续轨道系统,通过预处理线路线位数据、纵断面数据、布板数据和轨距偏差数据,根据跨梁分布情况,计入跨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对轨道结构平顺性产生的影响,以钢轨顶面尽可能符合线路设计轨顶位置为原则,确定荷载作用下跨梁弹性变形和收缩徐变影响下的轨道板精确调整量,并生成精调数据文件。所述的轨道板精确调整量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数据文件
向计算机输入或导入线路左线平面线位数据文件、右线平面线位数据文件、纵断面数据文件、左线布板数据文件以及右线布板数据文件。读入轨道板打磨后轨距偏差数据文件。
2、定义跨梁类型
首先,通过输入不同类型跨梁的长度、宽度、跨梁首端1/2梁缝值、跨梁尾端1/2梁缝值、跨梁轨道低点高差以及跨梁沉放系数来确定该类型跨梁的几何参数。
其次,通过跨梁平面点位定义文件以及横断面定义文件来描述不同类型跨梁的几何点位信息。其中,跨梁平面点位定义文件用来描述跨梁上表面的平面点位相对坐标,跨梁横断面定义文件用来描述跨梁横断面点位相对坐标。
最后,通过跨梁荷载定义文件来描述不同类型跨梁上荷载引起的跨梁理论变形。跨梁理论变形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由轨道板自重、底座板自重、桥面系荷载等引起的跨梁弹性变形,另一部分是由于对跨梁的预应力钢筋进行终张拉而引起的跨梁收缩徐变变形。跨梁荷载定义文件中,将三维混凝土实体跨梁简化为与跨梁纵向中心线重合的一段直线,直线首端与跨梁首端重合,直线尾端与跨梁尾端重合。在上述直线上取若干点,分别输入与该点相对应的由轨道板自重、底座板自重、桥面系荷载引起的跨梁弹性变形值,以及距终张拉不同时间节点的跨梁收缩徐变变形值。
3、输入跨梁分布信息
通过导入桥墩布置文件和跨梁布置文件,来读取跨梁沿线路设计基准线的分布情况及梁缝宽度、线间距、制梁日期等相关信息。其中,桥墩布置文件描述了桥墩沿线路的分布情况。跨梁布置文件,描述了跨梁属性及与桥墩的对应情况。将上述两个文件所描述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并进行分布计算,得到跨梁沿线路设计基准线的分布情况,并存储于跨梁布置数据库中。
4、确定推荐幅度、精调期限以及轨道板精确调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69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