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基因工程菌生产L-鸟氨酸盐酸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03160.5 | 申请日: | 201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1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炯;王君英;刘爱福;易清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远大弘元股份有限公司;武汉远大弘元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3/10 | 分类号: | C12P13/10;C12N1/21;C12N15/60;C12N15/70;C12R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基因工程 生产 鸟氨酸 盐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基因工程菌的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大肠杆菌TOP10/PBAD/Thio-TOPO-Arg-Bsub基因工程菌生产L-鸟氨酸盐酸盐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L-鸟氨酸的生理功能和其医疗保健价值:
L-鸟氨酸是一种非蛋白氨基酸,是生物体合成精氨酸、脯氨酸等蛋白质氨基酸的前体物质。L-鸟氨酸在生物体内能够转化成腐胺,尸胺,亚精胺,精胺等多胺,多胺有促进生物组织生长的作用。带正电荷的多胺能和带负电的DNA和RNA结合,促进生物体DNA的转录和RNA的翻译;多胺能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或磷脂结合,使膜保持其稳定性。
L-鸟氨酸能够有效的刺激脑垂体诱导释放生长激素,促进脂肪代谢,肌肉生长和肝细胞再生,有利皮肤和组织伤口的愈合和修复。研究显示,鸟氨酸能够促进胸腺、肝脏和心脏组织的再生、加强肌肉的生长,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临床应用显示L-鸟氨酸对外科手术、烧伤病人、普通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癌症的治疗有明显好处,L-鸟氨酸制剂对急性病人的恢复、对肝脏疾病、肝硬化病人的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L-鸟氨酸是生物体尿素循环代谢环中的重要成员,鸟氨酸接受二个NH4+离子和一分子的CO2,形成一个L-精氨酸分子,在生物精氨酸酶的作用下,精氨酸被水解成鸟氨酸和尿素,尿素被排出生物体外起到排除血氨的生理功能。运动员补充L-鸟氨酸制品,肌肉的运动质量和强度在五周后会有显著提高。由于体育锻炼和剧烈体力活动可产生较多的血氨,引起肌体疲劳,而L-鸟氨酸能够吸收血氨抑制疲劳。
L-鸟氨酸的制剂,饮品和保肝护肝药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销售规模,L-鸟氨酸作为制备各种鸟氨酸药品保健品的基本原料,市场前景看好。
二、L-鸟氨酸盐酸盐的生产方法
L-鸟氨酸的生产方法有微生物发酵法和L-精氨酸弱碱水解法或者L-精氨酸酶法水解法。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1323866A)公开了一种使用改造了的谷氨酸棒杆菌生产L-鸟氨酸的方法,葡萄糖的转化率为33%,发酵时间56小时,产酸率可以达到5~7%,收率70~80%。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0340542C)公开了一种使用弱碱法(石灰乳)水解L-精氨酸生成L-鸟氨酸的方法,水解液中精氨酸的浓度为10%,产品的收率可以达到78~82%。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908177A)公开了一种使用微生物酶法(粪肠球菌精氨酸酶)水解L-精氨酸生成L-鸟氨酸的方法,培养微生物36小时后,加入转化底物L-精氨酸继续发酵水解L-精氨酸48小时,水解液中L-精氨酸的浓度为12%~15%,每升转化液中L-鸟氨酸的含量可以达到90~112克,再用树脂法分离出L-鸟氨酸。
我国是一个水解法生产L-胱氨酸和L-精氨酸的大国,L-精氨酸的成本低廉,利用L-精氨酸水解法生产L-鸟氨酸比起发酵法的生产成本更为经济。由于化学水解L-精氨酸生成L-鸟氨酸的方法常常引起L-鸟氨酸消旋,弱碱水解L-精氨酸的方法制备L-鸟氨酸,虽然能够减少消旋程度,但需要使用硫酸沉淀弱碱金属离子,会遇到过滤困难的问题,而且会产生一定的固体废物。发酵法生产L-鸟氨酸的産酸率不高,常伴随着产生少量的其他氨基酸,而且需要消耗一定量的粮食,而酶法生产L-鸟氨酸则可以克服化学水解法以及发酵法的弊端,且底物浓度高(15%),不产生杂酸(其他氨基酸),更利于产物的回收和精制,本专利公布的方法,采用TOP10/pBAD/Thio-TOPO-argBsub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湿菌体转化L-精氨酸为L-鸟氨酸,生产的产物不需要离子交换树脂法分离,可以直接减压浓缩结晶分离出合格的L-鸟氨酸盐酸盐来,方法较简便,生产周期显著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大肠杆菌TOP10/pBAD/Thio-TOPO-argBsub基因工程菌生产L-鸟氨酸盐酸盐的方法。该大肠杆菌工程菌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武汉大学),保藏编号CCTCC No.M2010358。
保藏物名称:大肠杆菌TOP10/PBAD/Thio-TOPO-Arg-Bsub,
拉丁语名称;Escherichia coli,TOP10/PBAD/Thio-TOPO-Arg-Bsu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远大弘元股份有限公司;武汉远大弘元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远大弘元股份有限公司;武汉远大弘元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31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