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柱镍氢电池连接装置及其连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05003.8 | 申请日: | 201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0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淼;贾红杰;胡彦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屈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大浪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 镍氢电池 连接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圆柱镍氢电池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其中一待连接电池的外壳与另一待连接电池的盖帽下板导通连接的连接件和设置在两待连接电池间的绝缘件,在连接件与电池的外壳的连接处及连接件与电池的盖帽下板的连接处均设有焊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镍氢电池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套接在电池尾部的圆筒部及与之同轴的环绕电池盖帽的圆管部,圆筒部的内壁上设有供与电池尾部连接的焊点,圆管部内接有圆环部,圆环部上设有供与盖帽下板连接的焊点;所述绝缘件为可套在圆管部上的绝缘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镍氢电池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ΦD1=ΦD9+0.03~1mm,D2=ΦD8-(0.5~4)mm,ΦD3=ΦD5+0.1~1mm,ΦD6=ΦD2+0.1~2mm,ΦD1为圆筒部内直径,ΦD2为圆管部外直径,ΦD3为圆环部内直径,ΦD5为盖帽组成部分下板开始凸起的圆环直径,ΦD6为绝缘环的内直径,ΦD8为盖帽外露最大直径,ΦD9为电池外直径;H1=10~30mm,H2=H3+0.1~0.8mm,H4=H5,H1为圆筒部高度,H2为圆管部高度,H3为盖帽下板与上板间的高度,H4为绝缘环的厚度,H5为电池外壳顶部到盖帽上板间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柱镍氢电池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ΦD1=ΦD9+0.1mm,ΦD2=ΦD8-2mm,ΦD3=ΦD5+0.5mm,ΦD6=ΦD2+0.5mm;H1=20mm,H2=H3+0.2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镍氢电池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部的壁上设有将圆筒部的壁均分成n块的宽为0.5~5mm的通槽,每块上设有m个直径为0.2~2mm的焊点,n为4-12的整数,m为1-3的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柱镍氢电池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宽1mm,焊点直径为1mm,n=8,m=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镍氢电池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部上设有将其均分成j块的宽为0.5~5mm的通槽,每块上设有k个直径为0.2~2mm的焊点,j为4-12的整数,k为1-3的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柱镍氢电池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宽1mm,焊点直径为1mm,j=8,k=1。
9.一种圆柱镍氢电池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一待连接电池的外壳与另一待连接的盖帽下板经连接件导通连接,两待连接电池间设置防止两电池的外壳直接连接的绝缘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圆柱镍氢电池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套接在电池尾部的圆筒部及与之同轴的环绕电池盖帽的圆管部,圆筒部的内壁上设有供与电池尾部连接的焊点,圆管部内接有圆环部,圆环部上设有供与盖帽下板连接的焊点;所述绝缘件为可套在圆管部上的绝缘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500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