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附着有饰片的建筑基材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6449.2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6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江俊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俊昇 |
主分类号: | B28B1/14 | 分类号: | B28B1/14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附着 有饰片 建筑 基材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附着有饰片的建筑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于一灌浆模型表面上,铺设所需的饰片;
将混凝土灌注于该灌浆模型中;
待混凝土硬化后将灌浆模型卸除,即可得表面附着有饰片的建筑基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附着有饰片的建筑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于相邻饰片间,是紧塞有隔条,待混凝土硬化后将灌浆模型及隔条卸除,即可得表面附着有饰片,且于两饰片间形成有泄水道的建筑基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附着有饰片的建筑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于相邻饰片间,是紧塞有隔条,另于该灌浆模型的饰片上跨置有泄水孔模型,且该泄水孔模型也接触地跨置于位在相邻饰片间的隔条上,并令灌注混凝土的高度不超过该泄水孔模型,待混凝土硬化后将灌浆模型、隔条及泄水孔模型卸除,即可得表面附着有饰片,且于两饰片间形成有泄水道并于所得的建筑基板中,形成有贯穿的泄水孔,且该泄水孔与泄水道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附着有饰片的建筑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饰片是可仅置于该灌浆模型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附着有饰片的建筑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饰片是置于该灌浆模型的底部及其周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附着有饰片的建筑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混凝土灌注于该灌浆模型的过程中,置入有中空模型于所灌注的混凝土中,使其硬化后的混凝土形成中空状。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附着有饰片的建筑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条的厚度小于该饰片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附着有饰片的建筑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条的厚度等于该饰片的厚度。
9.一种附着有饰片的建筑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于一灌浆模型的底部,置有软性层;
于该软性层上,铺置饰片;
将混凝土灌注于该灌浆模型中;
待混凝土硬化后将灌浆模型、及软性层卸除,即可得一表面附着有饰片的建筑基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附着有饰片的建筑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饰片在铺置于该软性层上时,是彼此相隔一间距,使混凝土可以充满于相邻饰片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附着有饰片的建筑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除于该软性层上铺置有饰片外,另置放有落水口构件于该软性层上。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附着有饰片的建筑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层上设有凹坑,令饰片吻合地置于该凹坑中,待混凝土硬化后,将灌浆模型及软性层卸除,即可得表面附着有饰片,并于相邻饰片间形成有泄水道的建筑基材。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附着有饰片的建筑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层上设有凹坑,并使各饰片吻合地置于该凹坑中,另外,在位于灌浆模型底部的饰片上,跨置有泄水孔模型,令该泄水孔模型也接触地跨置于位在相邻饰片间的软性层上,待混凝土硬化后,将灌浆模型、软性层、泄水孔模型卸除,即可得表面附着有饰片,并于相邻饰片间形成有泄水道,且贯穿有泄水孔的建筑基材。
14.一种附着有饰片的建筑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于一灌浆模型的底部,置有表面设有凹坑的软性层,且于该灌浆模型的周围装置有隔条;
于该软性层的凹坑中,分别置入饰片,并于灌浆模型的里侧周围装置有饰片,且使位于灌浆模型里侧周围相邻饰片间,为隔条所紧塞固定;
将混凝土灌注于该灌浆模型中;
待混凝土硬化后,将灌浆模型、软性层、隔条卸除,即可得多面附着有饰片,并于相邻饰片间形成有泄水道的建筑基材。
15.根据权利要求9或14所述附着有饰片的建筑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的深度是小于该饰片的厚度。
16.根据权利要求9或14所述附着有饰片的建筑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的深度是等于该饰片的厚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附着有饰片的建筑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条的深度是小于该饰片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俊昇,未经江俊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644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磷和氮的环氧树脂
- 下一篇: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及其验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