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蜡梅花精油提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10963.3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9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南 |
主分类号: | C11B9/02 | 分类号: | C11B9/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梅花 精油 提取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油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蜡梅花精油提取工艺。
背景技术
蜡梅科(Calycanthaceae)植物在世界范围内共分4个属,即蜡梅属(Chimonanthus lindley)、夏蜡梅属(Sinocalycanthus)、美国蜡梅属(Calycanthus.L) 、利椅子树属(Idiospermum Blake),10个品种,4个变种。其中蜡梅属和夏蜡梅属特产于中国,美国蜡梅属分布于北美,椅子树属分布于澳大利亚。其中蜡梅属植物分布最广、栽培最多,国内外许多科研工作者对它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资料表明,蜡梅属共有9个品种,1个变种,分别是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西南蜡梅(C. campanulatus)、保康蜡梅(C.baokanensisi)、簇花蜡梅(C. caespitosa)、浙江蜡梅(C.zhjiangensis)、安徽蜡梅(C.anhuiensis )、柳叶蜡梅(C.Salicifolius)、山蜡梅(C.nitens.Oily)、突托蜡梅(C.grammatus)、贵州蜡梅新变种(C.campanulatus)。学者陈龙清通过产地群居调查和实验室RPDA测试,将蜡梅属分为4个种,即蜡梅、山蜡梅、柳叶蜡梅和西南蜡梅。这四种蜡梅植物分布广泛,遍及我国整个亚热带范围的10个省区,以长江流域最为丰富。西南蜡梅产于云南东北部,其变种贵州蜡梅仅见于贵州兴义;蜡梅原产我国中部,近年来湖北西部神农架地区、保康、湖南西北部及陕西南部、四川东部、河南南部和浙江西北部都发现有野生蜡梅林;柳叶蜡梅产于江西西北部、安徽东南部、浙江南部:山蜡梅产于湖北南部、湖南南部和广西东北部;浙江蜡梅产于浙江南部,福建北部;突托蜡梅仅见于江西安远。
鄢陵是我国蜡梅的栽培中心,在清代就享有“鄢陵蜡梅冠天下”的盛名。鄢陵蜡梅为落叶灌木,高2-4米,单叶对生,枝、茎方形,棕红色,有椭圆形突出的皮孔。叶片椭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长7-15厘米,全缘,表面粗糙;两性花,单生于一年生枝叶腋,花梗极短,黄色,带蜡质,具芳香,12月至次年3月开花。
1959年世界梅品种登录权威、梅花蜡梅专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陈俊愉先生曾带领104名师生在鄢陵对蜡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1990年,美国林肯纪念馆就从鄢陵选购了23株蜡梅。1995年被中国花协批准在鄢陵建立“中国蜡梅基因库”。1998年,国务院紫光阁前摆放了8株中型盆栽蜡梅。在历届中国蜡梅展上,鄢陵蜡梅多次获得金奖。
蜡梅的叶、花都散发香气,含有挥发性的芳香油物质。据研究表明,蜡梅花中含有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物质,目前已发现的至少有161种化合物,这些物质中多数有生理或药理活性,如γ-榄香烯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抑制脂质过氧化和防止衰老等功能。目前已发现,蜡梅具有抑菌(尤其是对白色葡萄球菌)、抗病毒、抗炎、解热、止咳、化痰、抗感冒。另有研究表明,蜡梅具有减少小鼠体脂,降低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及降低血压功能。
但是,目前未见有蜡梅花精油提取工艺的相关介绍,由于蜡梅花自身的特殊性,现有的精油提取工艺对蜡梅花并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蜡梅花精油提取工艺,该工艺提取率高、无有机溶剂残留、可大规模提取蜡梅化精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南,未经张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09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RFID标签的位置确认系统
- 下一篇:变速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