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微晶玻璃板材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1409.7 | 申请日: | 2011-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9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陆明;李晓明;刘春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伦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6/04 | 分类号: | C03C6/04;B09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3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建筑 垃圾 生产 玻璃 板材 方法 | ||
1.一种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微晶玻璃板材的原料配比,其质量份数范围为:
建筑垃圾20~50份;石英20~30份;长石0~20份;方解石5~20份;氧化锌1~6份;碳酸钡1~7份;纯碱1~10份;硼砂0~5份;着色剂0.2~3份;
所述建筑垃圾主要是废渣土、碎砖块、碎瓷片、碎玻璃和混凝土废料等,主要是指无机非金属材料,即不包括塑料、纸材、木材和钢材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配比,其质量份数范围为:
建筑垃圾49.7份;石英砂27.1份;方解石9.9份;碳酸钡3.4份;氧化锌1.8份;硼砂2.5份;纯碱5.5份;着色剂(Co2O3)0.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配比,其质量份数范围为:
建筑垃圾41.1份;石英砂26.7份;长石5.1份;方解石14.6份;碳酸钡2.5份;氧化锌1.35份;硼砂2.4份;纯碱5.9份;着色剂(Co2O3)0.3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配比,其质量份数范围为:
建筑垃圾33.4份;石英砂27.7份;长石11.1份;方解石16.8份;碳酸钡2.45份;氧化锌1.4份;硼砂2.4份;纯碱4.4份;着色剂(Co2O3)0.35份。
5.一种使用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微晶玻璃板材的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
首先对建筑垃圾作预处理,检出建筑垃圾中的废木材、废纸片、废塑料、废金属等,将建筑垃圾破碎至粒度50~70目,其他原料的粒度也破碎至50~70目,建筑垃圾与各种原料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例配料混合均匀后,加入到玻璃熔化窑炉中,将其熔化成玻璃液,熔化温度1480~1560℃;将熔化好的玻璃液流入到水温小于45℃的水中,玻璃液被水淬成一定粒度大小的玻璃粒,直径通常在0.3~3毫米;将玻璃粒料从水中捞出,用烘干机对玻璃粒料进行烘干;采用振动筛对玻璃粒料进行粒度分级;将玻璃颗粒小于1.5毫米的细料平铺在耐火模具中底部,颗粒大于1.5毫米的玻璃颗料用作面料铺在表面上;在耐火模具与玻璃粒料之间铺一层1毫米厚的氧化铝粉作为脱模剂,防止玻璃颗粒与耐火模具发生粘接;将装好料的模具送入到窑炉中进行烧结晶化,晶化温度1080~1150℃;将烧结晶化好的板材经过打磨、抛光、切割后成为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微晶玻璃板材的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
首先对建筑垃圾作预处理,捡出建筑垃圾中的纸片、塑料品、木料和金属等,将建筑垃圾原料破碎至粒度在60目,其他原料的粒度也破碎至60目,按权利要求2、3或4所述比例配料后混合均匀,加入到玻璃熔化窑炉中,在1550℃温度下熔化;将熔化好的玻璃液从放料口中放出,流到水温小于45℃的水中进行冷却,冷却的玻璃液被激碎成细小的玻璃颗粒料,将玻璃粒料从水中捞出,用烘干机把玻璃粒料烘干;采用振动筛对玻璃粒料进行粒度分级,将玻璃颗粒小于1.5毫米的玻璃粒料用作底料,平铺在模具底部;玻璃颗粒大于1.5毫米的粒料作为面料铺在底料的上面;在底料和模具之间铺一层1毫米厚氧化铝粉做脱模剂;将装好料的模具送入窑炉中烧结晶化,晶化温度1110℃,待晶化好的板材冷却后,出窑打磨、抛光、切割,成为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伦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伦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140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