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花菜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12536.9 | 申请日: | 2011-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9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超;周伟军;庄义庆;许玲;耿鑫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花菜 孢子 再生 植株 培养 方法 | ||
1.一种青花菜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青花菜的花序和油菜的花序作为小孢子培养的供体植株;直接或将花序诱导后取花蕾,得到油菜和青花菜混合花蕾;
2)将灭菌后的油菜和青花菜混合花蕾中加入NLN-13诱导培养基,研磨成悬浮液,过滤所得滤液经离心、弃上清液得到沉淀,依次加入NLN-13诱导培养基和活性炭混合液,得到小孢子混合悬浮液;
3)将小孢子悬浮液在黑暗条件下于32℃~33℃恒温热激处理1天~3天,后取出在黑暗条件下于25±2℃培养20天~30天,得到子叶期胚状体;
4)将子叶期胚状体接种至胚状体分化培养基中培养至形成胚状体;将胚状体接种到胚状体分化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直至分化,再生成芽;
5)切取再生芽接种至生根培养基上培养,将根生长健壮的苗经炼苗和移栽,得到再生植株,鉴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花菜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花蕾为花序上花瓣和花药长度比为0.7~1.2、单核晚期至双核早期的花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花菜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诱导的条件为:在3℃~6℃诱导0.1小时~48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花菜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NLN-13诱导培养基为:由NLN液体培养基1L和蔗糖130g组成,pH 6.0~6.2;
所述的活性炭混合液的组成为:NLN液体培养基1L、琼脂糖2g-5g和1g活性炭;
所述的NLN液体培养基,以1L计,组成为:KNO3125mg,Ca(NO3)2·4H2O 500mg,MgSO4·7H2O 125mg,KH2PO4125mg,H3BO36.2mg,MnSO4·H2O 18.95mg,ZnSO4·7H2O 8.6mg,Na2MoO4·2H2O 0.25mg,CuSO4·5H2O 0.025mg,CoCl2·6H2O 0.025mg,维生素B10.5mg,维生素B60.5mg,生物素0.05mg,叶酸0.5mg,Na2EDTA 37.3mg,FeSO4·7H2O27.8mg,肌醇100mg,甘氨酸2mg,烟酸5mg,L-谷氨酰胺800mg,谷胱甘肽30mg,维生素B55mg,丝氨酸100mg和余量的无菌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花菜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沉淀重复以下操作1~2次:在沉淀中加入NLN-13诱导培养基,研磨成悬浮液,过滤所得滤液经离心、弃上清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花菜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小孢子混合悬浮液中小孢子的浓度为0.8×105个/mL~1.2×105个/m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花菜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在黑暗条件下于25±2℃培养20天~30天的具体步骤为:在黑暗条件下于25±2℃培养至肉眼可见胚状体时,再在黑暗条件下于25±2℃条件下摇动培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花菜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培养条件为:每天12小时~18小时光照和20℃~28℃下培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花菜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胚状体分化培养基为:由MS培养基1L、蔗糖20g和琼脂10g~12g组成,pH5.8~6.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花菜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由MS培养基1L、糖20g~30g和琼脂6g~7g组成,pH5.6~6.0;所述的糖为蔗糖或白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浙江大学;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253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悬剂用复合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水稻害虫实时分类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