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黄变UV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施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9580.2 | 申请日: | 201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9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周荣华;刘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天健涂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7/12;C09D5/00;B05D1/02;B05D3/00;B05D3/02;B05D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黄变 uv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施工工艺 | ||
1.一种耐黄变UV涂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聚氨酯丙烯酸齐聚体5.0-15.0%、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10.0-20.0%、三官能团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12.0-18.0%、热塑性丙烯酸树脂3.0-6.0%、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3.0-6.0%、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2.0-4.0%、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0-3.0%、光引发剂0.1-0.3%、醋酸乙酯15.0-22.0%、流平剂2.5-3.0%、消泡剂0.1-0.2%、醋酸丁酯5.0-10.0%及甲苯10.0-15.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黄变UV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平剂包括聚丙烯酸酯0.7-0.9%、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体0.7-0.9%、及聚硅氧烷-聚醚共聚物1.1-1.2%;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氧烷。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黄变UV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各组分:聚氨酯丙烯酸齐聚体5.0-15.0%、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10.0-20.0%、三官能团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12.0-18.0%、热塑性丙烯酸树脂3.0-6.0%、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3.0-6.0%、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2.0-4.0%、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0-3.0%、光引发剂0.1-0.3%、醋酸乙酯15.0-22.0%、流平剂2.5-3.0%、消泡剂0.1-0.2%、醋酸丁酯5.0-10.0%及甲苯10.0-15.0%;
步骤2,将光引发剂、醋酸乙酯投入到分散缸中,用高速分散机分散10-15分钟,至细度≤15微米的第一分散物,过滤,备用;
步骤3,将剩下的组分投入另一分散缸中,用高速分散机分散10-15分钟,形成第二分散物;
步骤4,将上述所得的第一分散物与第二分散物进行混合,用高速分散机分散10-15分钟,过滤,即制得所述耐黄变UV涂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黄变UV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高速分散机的转速为1500转/分钟;步骤3及步骤4的高速分散机的转速为800转/分钟。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黄变UV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平剂包括聚丙烯酸酯0.7-0.9%、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体0.7-0.9%、及聚硅氧烷-聚醚共聚物1.1-1.2%;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氧烷。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黄变UV涂料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底材表面进行除尘、除油;
步骤2,将所述耐黄变UV涂料用稀释剂稀释,稀释至粘度为8.3-8.5秒,然后在常压下对底材表面进行喷涂,流平5-8分钟,之后放入烘箱中50-60℃烘烤3-5分钟;
步骤3,将烘烤后的喷涂有所述耐黄变UV涂料的底材,用UV光固化机进行辐射固化20-23秒,所述耐黄变UV涂料在底材表面固化形成涂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黄变UV涂料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包括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甲苯50.0-60.0%、醋酸乙酯20.0-30.0%及醋酸丁酯10.0-25.0%;该稀释剂的制备方法:在生产缸中按重量百分比依次加入各组分,用分散机以300转/分钟的低速分散15-20分钟,然后用300目过滤网过滤,即得。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黄变UV涂料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度8.3-8.5秒是在25℃下用涂-2杯测量的粘度数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黄变UV涂料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UV光固化机辐射强度为800-1000毫焦/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天健涂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天健涂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958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纳米通道分离检测百草枯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备二茂铁甲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