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片质量自动分拣机器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0313.7 | 申请日: | 201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7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蒋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田置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2 | 分类号: | B07C5/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片 质量 自动 分拣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机器人(视觉和控制)技术对“非隐形镜片(非接触镜片)”传统制造产业的改造,特别是对在
1、“单体成型清洗”与“镜片加硬”之间,首检
2、“加硬清洗”与“镀膜”之间,半成品检
3、“镀膜”后,成品检查
以上各环节所需的镜片质量检查分拣工作,使用人工智能机器人进行自动的质量识别检查和自动分拣技术的应用。
背景技术
传统的镜片制造,从原材料单体到最后的合格成品,其中需要有多道的质检程序来保证质量,通常是人工将镜片放于高亮度的日光灯管前方靠人眼从镜片的各个角度观察来确定是否合格。
这种传统的产业生产方法存在很多的弊端:
1、 准确率很难保证;
2、 生产效率也很低;
3、 极易造成职业病;(高强度用眼疲劳造成的近视)
4、 用工成本居高不下;(岗位应聘人员视力必须为左右裸眼5.0以上,培训周期通常需要1个月方能上岗,在岗工作1年后由于视力严重下降职工又要面临下岗或转岗,企业也面临再次招聘的产业困境)
5、综上所述,也是导致整个镜片产业长期无(国际、国家、行业)质量标准的核心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使用最新的机器人(视觉&控制)技术将镜片图像的捕捉、呈现、存档、分析、控制形成精密的软硬件流程协同,根据预先的设置的《镜片质量标准》要求自动分拣出镜片的质量等级。将能解决镜片产业困惑多年的行业质量形成的土壤问题、和提升新技术新装备对镜片产业整体行业的应用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镜片质量自动分拣机器人的原理图
图2是镜片质量自动分拣机器人的原理核心部分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的①⑤⑧⑨⑩是输送子系统,负责按指定路径一次一片的输送至流水线运动方向,其中⑧⑨⑩是各质量等级输送泳道部分;
图1中的②是触发子系统,负责感应靠经检验区的镜片,及时的驱动④工作
图1中的③是照明子系统,负责在镜片到达检验区域上方时,为了④能更清晰地获得镜片图像信息而从镜片的底部发出均匀而明亮的LED光源,照亮整个镜片,为④的清晰成像做背景光源;
图1中的④是成像子系统的全数字工业照相机部分,负责快速、完整、清晰地曝光将图像摄取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存储起来以供图像分析子系统计算分析;
图1中的⑥是运动控制子系统的机械运动部分,接收控制子系统的指令及时准确有效的将镜片推入到响应的质量等级输送泳道⑧⑨⑩中,
图1中的⑦是记数子系统的红外线光束发射和接收部分,当镜片进入相应的质量泳道⑧⑨⑩时,捕获镜片的数量信息完成各质量泳道的数字累计;
图2中的位于③上悬浮的镜片是经由①输送带快速运作飞跃到⑤的过程中停留在③上的悬空静止状态截图,这时④已接收到②的触发工作指令,正在进行曝光成像作业;
图2中的位于⑤上的镜片是刚刚前一次经由①输送带快速运作飞跃过来的,并且经过③时已经由④完成了成像作业,等待后续图像分析子系统分析比对计算得出相应的镜片质量等级结果后通知运动控制子系统驱动⑥进行自动分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田置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田置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03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