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仿生双向推进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1613.7 | 申请日: | 201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1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刚;孔祥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志刚 |
主分类号: | B63H1/32 | 分类号: | B63H1/32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4004 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仿生 双向 推进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用仿生机械,特别是一种船舶仿生双向推进器。
背景技术:
英国生物学家Weis-Fogh.T发现Weis-Fogh效应的关键在于昆虫的双翅从在前缘合成一片,然后迅速打开旋转到后缘又合拢成一片,旋转角小于或等于180度,在此过程中“打开”要从前缘吸气,“打开”同时向后缘”合拢”也在进行中,而“合拢”是要将空气向下又推又挤,这样就在翅膀的前缘产生低压区,在后缘产生高压区,以此获得升力,并且把这种运动称为“相扑与急张”运动,事实上这样的运动任何一种昆虫都无法连续完成多次。
目前国内外对这种产生升力的新机制,在实际应用中都很注重。利用Weis-Fogh效应进行船舶推进器的设计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设计方向,特别是中国早在2006年前就将其列为863计划。申请号为200310106145.1的中国专利提出的船舶推进新装置就是利用Weis-Fogh效应,虽然它解决了驱动的连续性,但是所述的两个平板桨叶的一端与固定臂接触程度很差,只是一擦而过,并未实现平板桨叶前后的全封闭,使吸水与挤水效果不好,产生漏水现象,致Weis-Fogh效应表现不明显,产生推力的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两个平板桨叶的划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依靠曲轴驱动的船舶高效仿生双向推进器。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仿生双向推进器,由对称设置的部件组成,其部件包括吸水压水平板,吸水压水桨板,导向轨道,导向滚轮,曲轴,所述吸水压水平板与船体固接,该吸水压水平板的两侧连接有导向轨道,该导向轨道内设有导向滚轮,对称设置且同轴的两导向滚轮之间装有封水滚轴及吸水压水桨板的端部,该封水滚轴紧贴吸水压水平板,该吸水压水桨板的另一端与置于导向轨道内另一端并同轴的两导向滚轮及另一封水滚轴连接,该吸水压水桨板与所述封水滚轴相平行的对称中心贯穿有所述曲轴的曲柄销。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吸水压水桨板的动力来自曲轴驱动,吸水压水桨板在曲轴回转运动的带动下,沿导轨作运动,吸水压水桨板其前端远离吸水压水平板,吸水压水桨板与吸水压水平板由合拢状态到打开状态,后端的封水滚轴紧贴吸水压水平板,使水不能通过其二者的连接处,使吸水与挤水效果更好,有效防止水的倒流。本推进器能更好的完成相扑与急张运动,产生更好的Weis-Fogh效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曲轴回转半径的长度为吸水压水桨板的四分之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曲轴自由端轴心到吸水压水平板上表面的距离等于曲轴回转半径与一个导向滚轮半径的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轨道与所述吸水压平板的连接部位呈直线状结构,该直线状结构部分其长度等于两封水滚轴其轴线之间的长度,其两端延伸端部位均呈弯曲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轨道由内导向轨道和外导向轨道构成,该内导向轨道与所述吸水压水平板连接,该内导向轨道的一侧设有支承板,该支承板的顶端支承有所述外导向轨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曲轴的自由端及输出端通过固定支架置于船体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水压水平板呈矩形或正方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水压水桨板呈矩形或正方形;所述吸水压水平板的长度大于吸水压水桨板的长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装有曲柄销的吸水压水桨板对称中心部位设有微型凹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对称设置部件为左、右对称设置,是一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置于船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去掉上导向轨道后置于船体上的侧视图。
图3是装有上导向轨道并置于船体上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曲轴及固定支架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一种船舶高效仿生推进器,参见附图1至附图3,图中:船体1,吸水压水平板2,内导向轨道3,第一导向滚轮4,外导向轨道5,支承板6,固定支架7,曲轴8,曲柄销9,第二导向滚轮10,第一封水滚轴11,吸水压水桨板12,第二封水滚轴13。
本实施例的船舶仿生双向推进器,由对称设置的部件组成,其中一组部件由吸水压水平板2、内导向轨道3、第一导向滚轮4、外导向轨道5、支承板6、支架7、曲轴8、曲柄销9、第二导向滚轮10、第一封水滚轴11、吸水压水桨板12、第二封水滚轴13组成,并置于船体1的一侧。置于船体1另一侧的部件与其对称设置,且部件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志刚,未经郑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16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