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聚合制备左旋氧氟沙星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1645.7 | 申请日: | 201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2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柳鑫;李晓霞;黄艳萍;刘照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12/36 | 分类号: | C08F212/36;C08F220/06;C08F220/56;C08F2/46;C08J9/26;C08J9/08;B01J20/26;B01J20/28;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王小静 |
地址: | 300070 天津市和***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 制备 氧氟沙星 分子 印迹 聚合物 方法 | ||
1.一种波聚合制备左旋氧氟沙星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发泡剂、活性共单体及表面活性剂混合,超声3-5h,使其充分混合均匀,加热,使引发剂受热分解,点燃反应开始,反应开始后,撤离热源,靠聚合放热产生的热波维持反应进行,整个反应1-2小时,得到黄色聚合物,将其研细,用甲醇/水(体积比=80∶20)进行索氏提取,直至在提取液中检测不到模板分子,然后用甲醇洗至中性,晾干,得到MIP;所述的模板分子为左旋氧氟沙星;功能单体为甲基丙烯酸;活性共单体为丙烯酰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剂为二乙烯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泡剂为碳酸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物组分的质量百分数为模板分子3.4~6.8%、功能单体13.0%、交联剂67.5%、引发剂3.6%、表面活性剂1.4%、活性共单体1.6%~6.5%及发泡剂0.2%~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为圆柱型,加热是使用已加热的电烙铁插入液面下,使引发剂受热分解,点燃反应开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物组分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引发剂、表面活性剂、活性共单体及发泡剂的质量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医科大学,未经天津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16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驾驶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远程提醒监控报警卷帘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