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用IC内置式荧光显示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26442.7 | 申请日: | 2011-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4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前田忠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则武伊势电子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则武 |
主分类号: | H01J31/12 | 分类号: | H01J31/12;H01J29/02;H01J29/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许海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ic 内置 荧光 显示 | ||
1.一种驱动用IC内置式荧光显示管,具备:
显示部,在阳极基板上设置了荧光体层;
多个灯丝状阴极,架设在该显示部上方;
栅极,配置在该灯丝状阴极和上述显示部之间;
IC,搭载在上述灯丝状阴极的末端冷却区域内的上述阳极基板上,驱动上述显示部;以及
灯丝支架,遮蔽该IC并且支撑上述灯丝状阴极端部,
通过使从上述灯丝状阴极发生的电子入射到上述荧光体层,激励该荧光体层使其发光,
所述驱动用IC内置式荧光显示管的特征在于:
上述灯丝状阴极端部在上述灯丝支架的长边侧被固定到荧光显示管一方的短边侧,并且在位于该灯丝状阴极的末端冷却区域下方的上述灯丝支架的表面设置凹陷部,以防止上述灯丝状阴极和上述灯丝支架表面的接触,并缩短上述灯丝状阴极和上述荧光体层的距离。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驱动用IC内置式荧光显示管,其特征在于:与上述多个灯丝状阴极分别平行地设置多个上述凹陷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驱动用IC内置式荧光显示管,其特征在于:固定于上述灯丝支架的上述灯丝状阴极的一端被固定在上述灯丝支架表面。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驱动用IC内置式荧光显示管,其特征在于:上述灯丝状阴极的一端被固定的上述灯丝支架端部与上述阳极基板之间成为开口部。
5.一种驱动用IC内置式荧光显示管,具备:
显示部,在阳极基板上设置了荧光体层;
多个灯丝状阴极,架设在该显示部上方;
栅极,配置在该灯丝状阴极和上述显示部之间;
IC,搭载在上述灯丝状阴极的末端冷却区域内的上述阳极基板上驱动上述显示部;以及
灯丝支架,遮蔽该IC并且支撑上述灯丝状阴极端部,
通过使从上述灯丝状阴极发生的电子入射到上述荧光体层,激励该荧光体层使其发光,
所述驱动用IC内置式荧光显示管的特征在于:
上述灯丝状阴极端部在上述灯丝支架的长边侧被固定到荧光显示管一方的短边侧,并且在位于该灯丝状阴极的末端冷却区域下方的上述灯丝支架上设置狭缝,以防止上述灯丝状阴极和上述灯丝支架表面的接触,并缩短上述灯丝状阴极和上述荧光体层的距离。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驱动用IC内置式荧光显示管,其特征在于:与上述多个灯丝状阴极分别平行地设置多个上述狭缝。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驱动用IC内置式荧光显示管,其特征在于:固定于上述灯丝支架的上述灯丝状阴极的一端被固定在上述灯丝支架表面。
8.按照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驱动用IC内置式荧光显示管,其特征在于:上述灯丝状阴极的一端被固定的上述灯丝支架端部与上述阳极基板之间成为开口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则武伊势电子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则武,未经则武伊势电子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则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644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