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化连续加氢合成3,5-二氨基苯甲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31175.2 | 申请日: | 201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9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兵;赵勇;张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富原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29/60 | 分类号: | C07C229/60;C07C227/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化 连续 加氢 合成 氨基 苯甲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3,5-二氨基苯甲酸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化连续加氢合成3,5-二氨基苯甲酸的方法,属有机合成化学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3,5-二氨基苯甲酸是一类重要的染料,医药中间体,以它为原料,可以开发出许多高附加值下游产品。一系列由其衍生的黄色活性染料,即可作为深黄色染料来使用,也可作为黑色染料中的黄色组分,当前市场需求量较大。3,5-二氨基苯甲酸一般以3,5-二硝基苯甲酸为原料经还原反应得到。文献中涉及3,5-二硝基苯甲酸还原制备3,5-二氨基苯甲酸共有三种途径:即铁粉还原、肼还原和加氢还原三条路线。采用铁粉还原法生产3,5-二氨基苯甲酸,成本较低,生产已较成熟,但劳动条件差,铁泥造成的环境污染严重,一般已不采用。印度学者Gowda用肼甲酸盐作为还原剂,用铁粉还原也取得了成功,但至今只是在实验室中实验,要进一步在工业大规模生产应用尚有待时日。从产品质量和环保角度考虑,加氢还原是首选路线。
目前国内已有这方面的专利报道,但在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方面还少论证。例如,中国专利200810223417.9在2008年9月27日公开了一种制备间二氨基苯甲酸的方法,该方法以间二硝基苯甲酸为原料,甲醇或乙醇为溶剂,加入催化剂,在反应压力为0.1-5MPa , 反应温度为 20-150℃ 下,以间二硝基苯甲酸和理论反应量的氢气发生还原反应 2-10 小时,得到粗产物;经分离、脱溶,得到间二氨基苯甲酸产物。该专利所用的活性炭催化剂组成是:活性炭 55-80% , 钯、铂或铑中至少一种,含量为 1-10% , 铁、钴、镍、铜或锌至少一种,含量为 15-40%。虽然在说明书中记载了产品纯度高达95% ,收率高达96%以上,但是该专利的实施例中并没有充分的记载采用活性炭催化剂制备间二氨基苯甲酸的相关数据,说明书并没有公开该技术方案的详细实质性内容,而且该专利记载的方法仅留在小试阶段,并不适于工业化大生产。此外,本专利还存在以下不足:1、采用间歇生产工艺,操作工序繁琐,操作人员必须时刻在现场,存在人为安全隐患,而且间歇式生产每次都需置换,置换需消耗一定的氮气和氢气,而且部分溶剂会带入空气中,产生污染;2、采用有机溶剂甲醇或乙醇,属极易挥发且易燃易爆溶剂,对空气或地表水等存在一定的污染,而且产品纯度和收率相对较低。本物料与有机溶剂(甲醇或乙醇)相容性并不好,并不能完全溶解,且本物料为酸性,PH约1-3,对镍基催化剂活性产生影响套用次数少或根本无法套用,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若调节pH,使物料成盐,则和有机溶剂几乎不溶,反应情况也无法考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生产工艺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业化连续加氢合成3,5-二氨基苯甲酸的方法,本方法能够实现连续加氢反应,所得产品质量提高,收率增高,成本降低,生产稳定,适合工业化大生产,且本方法采用环境友好的反应介质,可实现催化剂和溶剂的循环利用,无三废排出,减轻了环境压力。
间歇式生产方式需要在一次反应完成后停止反应将物料倒出进行后处理,这样就需要操作人员必须在现场,且再次反应时需将釜内空气进行排空置换,如此不停的重复排气、倒料过程不仅浪费时间,还增加人员成本,导致操作工序繁琐,不利于实现工业化大生产。本发明经过大量的实际试验,得出了一套能够进行连续加氢合成3,5-二氨基苯甲酸的方法,该方法同时对工艺的溶剂及工艺参数进行了改进,采用水-金属/炭催化剂体系,效果好,在大生产中可将水和催化剂持续套用,解决了工业化大生产中催化剂的循环利用问题,使整个合成过程更加环保、成本更低,更加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下面,具体阐述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化连续加氢合成3,5-二氨基苯甲酸的方法,以间二硝基苯甲酸和氢气为原料,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 以水为反应溶剂,在一还原釜中加入水和催化剂,另外分别加入原料间二硝基苯甲酸和氢气,进行还原反应;
(2) 上述还原釜中的反应液达到出液口时,经出液口流出至与上述还原釜串联的第二个还原釜中,反应液中未反应完全的原料在第二个还原釜中继续反应;
(3) 反应液达到第二个还原釜的出液口时,经出液口流出至与第二个还原釜串联的第三个还原釜中,反应液中未反应完全的原料在第三个还原釜中继续反应;
(4) 反应液达到第三个还原釜的出液口时,经出液口流出至沉降设备中进行固液分离,所得滤液进入下一步;
(5) 将上述步骤(4)的滤液调解pH至4-5,有晶体析出,过滤取滤饼即为3,5-二氨基苯甲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富原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富原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11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步方法、设备、服务器和同步系统
- 下一篇:光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