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糜制品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35724.3 | 申请日: | 2011-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5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刘良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1/326 | 分类号: | A23L1/326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雷速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品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糜制品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品产量、水产养殖和水产品贸易大国。目前,我国水产品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6%,养殖水产品产量占全世界的73%,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渔业大国。水产品产量连续十多年居世界第一位。另一方面,我国水产品加工还十分落后,尤其是淡水鱼加工比例低,加工技术不完善,产品质量和品质得不到有效地保证。目前,我国鱼糜和鱼糜制品,包括淡水鱼鱼糜和鱼糜制品加工发展迅速,该类产品调理简便,口感细嫩爽滑,营养丰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适合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因而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在现阶段我国鱼糜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存在产品品质不高,产品品种单一,市场认知度低等问题。淡水鱼糜大多只作为海产鱼糜制品的原料使用,市场上很少见到规模化加工的淡水鱼糜制品。同时,市场上一些鱼糜制品微生物超标严重,产品品质不佳,不仅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还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制造出品质度高,口感和风味良好,并具有一定保健作用的鱼糜食品的制造方法,采用此方法,可以提高鱼糜制品品质,延长鱼糜制品保质期。
所述一种鱼糜制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首先生产洁净鱼糜,并以此洁净鱼糜为原料,将品质改良剂、保健成分和辅料加入斩拌机中斩拌,依次经过成型,冷却,速冻,包装,金属检测,冻藏;
其中,洁净鱼糜的生产过程依次包括:鲜鱼的宰杀、清洗、消毒、清洗、采肉、鱼糜漂洗、精滤、脱水、添加或不添加抗冻剂、速冻,所述消毒过程中的消毒剂为食品级二氧化氯ClO2、臭氧O3或二者联合使用;
所述鱼糜、品质改良剂、保健成分、辅料及冰水的重量比为鱼糜30-65%、品质改良剂0.01-18%、辅料20-50%、保健成分0.5-10%、冰水5-35%;
其中品质改良剂为多糖类、变性淀粉、乳酸钾或乳酸钠、多羟基糖醇类、食品级海藻糖、食品级聚丙烯酸钠、复合磷酸盐类、抗氧化剂的一种或任意几种联合使用;保健成分为膳食纤维、保健功能性多糖、双歧因子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组合;
在成型之后经过凝胶化与加热;其中凝胶化温度为30-60℃,凝胶化时间为10-90min,加热条件为70-100℃水中加热,或采用蒸汽蒸煮,或110-200℃烤箱烤制,加热时间为5-60min。
所述辅料包括大豆分离蛋白、淀粉、蛋清、油脂、冰水、调味料,其重量百分比为大豆分离蛋白10-45%、淀粉10-35%、蛋清10-30%、油脂5-25%、调味料5-20%。
所述调味料包括白胡椒粉、味精、生姜、食盐、黄酒、白醋、香辛料或香辛料提取物,其重量百分比为:白胡椒粉10-35%、味精1-5%、生姜10-30%、食盐5-30%、黄酒5-30%、白醋1-5%、香辛料或香辛料提取物1-15%。
其中每种品质改良剂单独或与其他几种任意联合使用时,其用量占总产品的重量百分比为多糖类0.1-2%,变性淀粉1-10%,乳酸钾或乳酸钠0.1-3%,多羟基糖醇类0.01-5%,食品级海藻糖0.1%-3%、食品级聚丙烯酸钠0.02-2%,复合磷酸盐类0.01-0.5%,抗氧化成分0.01-0.05%;
各种品质改良剂共同使用时各个成分所占比例为:多糖类2-20%,变性淀粉10-85%,乳酸钾或乳酸钠0.5-20%,多羟基糖醇类0.1-30%,食品级海藻糖1%-15%,聚丙烯酸钠0.2-10%,复合磷酸盐类0.5-5%,抗氧化成分0.1-0.5%。
保健成分中,膳食纤维、保健功能性多糖、双歧因子三种同时使用时其重量百分比为30-70%,15-45%,10-35%;膳食纤维与保健功能性多糖组合时二者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60-95%,5-40%;保健功能性多糖与双歧因子组合时二者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75-95%,5-35%;膳食纤维与双歧因子组合时二者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80-95%,5-20%。
所述鱼片消毒采用食品级二氧化氯水溶液浓度为50-450mg/kg,消毒时间2-20分钟,消毒过程中水温在0-20℃;臭氧浓度0.2-3.5mg/L,时间1-10分钟,消毒过程中水温在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业学院,未经武汉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57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升烟用香料使用效果的烟草加料方法
- 下一篇:靶材热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