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稀土-有机硼框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38168.5 | 申请日: | 201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1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董倩;刘燕;崔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9/00 | 分类号: | C07F19/00;B01J31/22;C07F7/18;C07C213/04;C07C215/44;C07C215/08;C07C215/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有机 框架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稀土-有机硼框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化学式为:
[Me2NH2][Ln4(CO3)L4(DMF)n(H2O)2]·2H2O,
其中:L为三-(4-羧基-2,3,5,6-四甲基苯)硼烷阴离子,Ln为Nd或La,对应的n为2或4。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有机硼框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三-(4-溴-2,3,5,6-四甲基苯)硼烷为原料合成配体H3L,即三-(4-羧基-2,3,5,6-四甲基苯)硼烷,然后将配体H3L和稀土金属钕/镧离子盐通过溶剂热法组装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配体H3L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①将1,2,4,5-四甲基苯和碘按摩尔比48∶1溶于二氯甲烷,向该反应液中滴加溶有1,2,4,5-四甲基苯2.35倍摩尔量的溴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完毕后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用氢氧化钠溶液淬灭并依次经分液、洗涤、干燥、过滤和旋干处理,最后重结晶得1,4-二溴-2,3,5,6-四甲基苯;
②在-78℃、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向溶有1,4-二溴-2,3,5,6-四甲基苯的乙醚溶液中滴入与1,4-二溴-2,3,5,6-四甲基苯等摩尔量的正丁基锂的戊烷溶液,自然升温至0℃并在此温度下反应20分钟,然后重新降温至-78℃,慢慢滴加反应物1/3摩尔量的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滴完后至少在1小时以上时间下回升至室温,室温下反应16小时,反应结束后依次加水、分液、洗涤、干燥、过滤和旋干处理,最后用乙醚、甲醇混合溶剂重结晶得三-(4-溴-2,3,5,6-四甲基苯)硼烷。
③在-78℃、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向溶有三-(4-溴-2,3,5,6-四甲基苯)硼烷的四氢呋喃溶液中滴加叔丁基锂的戊烷溶液,待反应结束后通入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并自然升温至室温,依次进行酸化、分液、洗涤、干燥、过滤和旋干处理,最后将得到的粗产物经正己烷洗涤数次即得白色固体三-(4-羧基-2,3,5,6-四甲基苯)硼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溶剂热法具体是指:将摩尔比2∶1∶1的稀土金属钕/镧离子盐、配体H3L和碳酸钾于样品瓶中,每0.01毫摩尔配体加入1毫升N,N’-二甲基乙酰胺、每0.01毫摩尔配体1毫升甲醇,每0.01毫摩尔配体2毫升四氢呋喃,充分溶解后旋紧瓶盖,将样品瓶置于80℃烘箱中加热2天后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滤去反应液,将所得晶体用乙醚洗涤数次后置于空气中晾干,即得稀土-有机硼框架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稀土金属钕/镧离子盐为六水合三氯化钕或六水合硝酸镧。
6.一种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稀土-有机硼框架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催化醛/酮的硅氰化加成反应和环氧化物的开环反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的硅氰化加成反应是指:将[Me2NH2][Nd4(CO3)L4(DMF)2(H2O)2]·2H2O加入干燥的Schlenk瓶中,在氮气保护下加入二氯甲烷及反应底物醛/酮和三甲基氰硅烷,室温下反应。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的硅氰化加成反应是指:称取0.005mmol的[Me2NH2][Nd4(CO3)L4(DMF)2(H2O)2]·2H2O加入干燥的10mL Schlenk瓶中,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干燥的二氯甲烷1mL、反应底物醛/酮1mmol和三甲基氰硅烷2mmol,室温下反应12-4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81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