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磷酸酯抗燃油再生处理的装置及其再生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0020.5 | 申请日: | 201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6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兵 |
主分类号: | C10M175/00 | 分类号: | C10M17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朱登河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酯 燃油 再生 处理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对磷酸酯抗燃油再生处理的装置,包括:
一个油泵,具有一个泵油进口和一个泵油出口;
一个真空脱气室,具有一个进油口、一个出油口和一个出气口;
一个真空泵,具有一个抽气口和一个排气口;
一个冷凝器,具有一个受冷凝侧,该受冷凝侧具有一个水气进口和一个出水口;和
一个湿树脂处理单元,具有一个进油口、一个出油口和一个加水口,或者也可以将加水口设置在与湿树脂处理单元进油口相连的进油管道上;
其中,真空脱气室的进油口连通到一个磷酸酯抗燃油油源,而其出油口则连通到油泵的泵油进口,真空脱气室的出气口连通到真空泵的抽气口,真空泵的排气口连通到冷凝器之受冷凝侧的水气进口,受冷凝侧的出水口连通到湿树脂处理单元的加水口,从油源经真空脱气室直到油泵的泵油进口构成一条抽油油路,从油泵的泵油出口再返回到油源构成一条返油油路,抽油油路和返油油路串成一条循环主油路;所述湿树脂处理单元的进油口连通到所述循环主油路,其出油口在真空脱气室的上游处连通到抽油油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返油油路串入一个过滤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冷凝器受冷凝侧和湿树脂处理单元之间串接一个自动排水阀。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装置,所述湿树脂处理单元的进油口连通到抽油油路和返油油路两者之一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个具有四个接口的四通换向阀,其中两个接口串到抽油油路中,其另两个接口分别连通到所述湿树脂处理单元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可以实现湿树脂处理单元的正反向流动切换。
6.一种磷酸酯抗燃油再生处理方法,采用一个具有一个进油口、一个出油口和一个加水口的湿树脂处理单元和一个具有一个抽气口和一个排气口的真空泵,该方法包括:
(a)用真空泵经其抽气口,从湿树脂处理单元的出油口流出的经处理过的磷酸酯抗燃油中抽取水分和水汽;
(b)从真空泵的排气口将这些水分和水汽排出;和
(c)将排出的水分和水汽通向所述湿树脂处理单元的加水口或进油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磷酸酯抗燃油再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还包括:对排出的水分和水汽用冷凝器冷凝成水,将冷凝水通到所述湿树脂处理单元的加水口或进油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磷酸酯抗燃油再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凝器对水分和水汽及其中夹带的空气予以气液分离,将分离出的空气排放到大气中。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磷酸酯抗燃油再生处理方法与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冷凝水与要进入湿树脂处理单元的磷酸酯抗燃油先进行充分混合与搅拌后,再经进油口流入湿树脂处理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兵,未经王文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002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