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模拖曳水池消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51839.1 | 申请日: | 201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3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马勇;张亮;栾景雷;史长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9/02 | 分类号: | B63B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模 拖曳 水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消波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船模拖曳水池的主动式随车消波装置。
背景技术
船模拖曳水池是一种水动力实验设备,一般可用来进行船舶快速性、耐波性、波浪载荷、海洋工程、水下机器人和动力定位技术等流体动力实验研究,是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实验设备。在船模拖曳水池进行航速较高的模型实验或波能较大的波浪环境实验时,被扰动后的水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平静下来,航次间需要等水,而水池实验成本高昂,等水浪费了宝贵的实验时间,增加了实验成本。为了消除高航速模型实验或大波能波浪环境实验时水池的余波,缩短等水时间,通常在水池的始端、水池一侧或两侧的池壁水面附近加设消波装置。这些方法多数都是被动消波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水池余波,缩短等水时间,但是效果有限,在高航速模型实验或大波能波浪环境实验时等水时间依然很长,针对这一问题,本专利发明了一种适用于船模拖曳水池的主动式随车消波装置。
专利申请号为200820173224.2的实用新型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可移动消波装置,它包括浮筏体、破波墙、阻尼消波膜、沉力件,碎波墙固定设置在浮筏体上方,阻尼消波膜固定在浮筏体下方,沉力件固定在阻尼消波膜的底部;从浮筏体较长的两边支起碎波墙,碎波墙由若干人字架排列成骨架,骨架外罩网衣。该技术方案能破碎越浪,有效衰减越浪能量,并消减海面以下潜浪的强度。该技术方案所涉及的消波装置主要用于海上,所涉及的消波装置浮于水面,为被动式消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生产制造,使用和操作方便,消波效果好,能够提高船模拖曳水池实验精度和效率的船模拖曳水池消波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包括连接与升降机构和浮球链;所述连接升降机构包括左右两部分,两部分的结构相同,每部分主要包括车体连接板、连接杆、位置调节板、升降螺杆、升降步进电机和升降齿轮箱,升降步进电机固定在车体连接板上,升降步进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升降齿轮箱连接升降螺杆,升降螺杆的两端通过轴承箱安装在车体连接板上,位置调节板通过其上的螺纹孔安装在升降螺杆上,连接杆固定在位置调节板上,升降步进电机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浮球链包括浮球和连接链,各浮球之间通过连接链连接组成浮球链,浮球链的两端连接在连接与升降机构的连接杆上。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1、连接杆下端设有连接圈,浮球链通过连接圈与连接杆相连。
2、位置调节板上设有导向杆,导向杆一端连有导向圈,车体连接板上设置有导轨杆,导向圈套在导轨杆上。
3、所述浮球为硬塑料球,由球壳、球腔、球腔壁、整流孔和连接耳组成,球腔为空腔,球腔壁均布于球腔内,整流孔为圆柱型孔、贯通于浮球。
本发明的船模拖曳水池消波装置是一种易于生产制造,使用和操作方便,消波效果好,能够提高船模拖曳水池实验精度和效率的主动式随车消波装置,该消波装置也适用于设有行车轨道的各类水槽的消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由控制器控制浮球链左右两端的同步升降。控制器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包括电源开关、升按钮和降按钮,控制器可放于拖车控制室内。
连接与升降部分用来连接浮球链和拖车,并实现浮球链的升降,主要包括车体连接板、连接杆、连接圈、位置调节板、导向杆、导向圈、导轨杆、升降杆、下轴承箱、上轴承箱、升降步进电机和升降齿轮箱等。
连接与升降部分设有两根连接杆,连接杆下端设有连接圈,用于连接浮球链,上端与位置调节板相连。位置调节板上设有导向杆,导向杆一端连有导向圈,导向圈可沿导轨杆上下滑动,导轨杆固定于车体连接板上。位置调节板中间开有螺孔,升降杆通过螺孔与位置调节板连接,并在螺孔内上下旋动,改变位置调节板的位置,进而调节浮球链的高度。
连接与升降部分的升降杆两端分别设有下轴承箱和上轴承箱,上轴承箱设有上轴承箱座,下轴承箱设有下轴承箱座,上、下轴承箱座与车体连接板焊接连接,升降杆两端可在轴承箱内顺、逆时针旋转。
升降杆上部套有升降齿轮,升降齿轮置于升降齿轮箱内,升降步进电机通过升降齿轮箱内的其他齿轮带动升降齿轮旋转。升降齿轮箱至下轴承箱之间的升降杆上布有螺纹,升降步进电机通过升降齿轮箱带动升降杆旋转,改变位置调节板的高度。
连接与升降部分为钢结构,连接杆和连接圈焊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18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