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虾酱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2290.8 | 申请日: | 201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4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石敏;袁玮;周江菊;张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里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1/24 | 分类号: | A23L1/24;A23L1/33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顾书玲 |
地址: | 556011 贵州省黔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虾酱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虾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虾营养极为丰富,蛋白质含量是鱼、蛋、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还含有丰富的钾、碘、镁、磷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氨茶碱等成分,且其肉质和鱼一样松软,易消化,对健康极有有益,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也是极好的食物。通常是食用鲜活的虾才能保证其营养价值以及鲜美的口感,但鲜活虾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获得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虾酱及其制备方法,本虾酱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味道鲜美,食用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按照重量份计算,本发明虾酱是由鲜活虾40~60份、熟糯米10~15份、炒糯米面2~3份、食盐3~6份、干辣椒粉1~6份、白酒1~5份、炒花生粉3~7份、生姜泥2~5份、芝麻3~7份、大蒜泥1~2份和花椒粉0~4份制备而成。
优选的,上述虾酱是由鲜活虾50份、熟糯米12.5份、炒糯米面2.5份、食盐4~5份、干辣椒粉2~5份、白酒1~2.5份、炒花生粉5份、生姜泥2.5~3份、芝麻5份、大蒜泥1.5份和花椒粉0~2.5份制备而成。
前述虾酱中,原汁味虾酱的配方为:鲜活虾50份、熟糯米12.5份、炒糯米面2.5份、食盐5份、干辣椒粉2份、白酒2.5份、炒花生粉5份、生姜泥2.5份、芝麻5份、大蒜泥1.5份和花椒粉0.75份制备而成。
前述虾酱中,酸甜味虾酱的配方为:鲜活虾50份、熟糯米12.5份、炒糯米面2.5份、食盐4份、干辣椒粉2份、白酒1份、炒花生粉5份、生姜泥2.5份、芝麻5份、大蒜泥1.5份、白糖3份和醪糟3份制备而成。
前述虾酱中,酸辣味虾酱的配方为:鲜活虾50份、熟糯米12.5份、炒糯米面2.5份、食盐4份、干辣椒粉5份、白酒2.5份、炒花生粉5份、生姜泥3份、芝麻5份、大蒜泥1.5份、花椒粉0.75份和桔皮0.15份制备而成。
前述虾酱中,麻辣味虾酱的配方为:鲜活虾50份、熟糯米12.5份、炒糯米面2.5份、食盐5份、干辣椒粉5份、白酒2.5份、炒花生粉5份、生姜泥3份、芝麻5份、大蒜泥1.5份、花椒粉2.75份和桔皮0.25份制备而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虾酱的优选制备方法:鲜活虾饿养后清洗,沥干水分,用刚蒸熟的糯米饭覆于其上将淡水虾焖熟,待糯米饭和淡水虾的温度降至30~40℃时,加入白酒和食盐,混合均匀,密封发酵15~35天,加入剩余的原料,混合均匀,密封发酵10~15天,即得。采用二次发酵的生产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食品的风味。
上述制备方法中,在密封发酵时,选用无釉的陶瓷坛,无釉陶瓷坛内壁用白酒涂抹。
虾酱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乳酸和醋酸,这些有机酸跟虾中的钙发生反应生成有机酸钙,有机酸钙是可溶于水的,从而增加了可溶性钙的含量,提高人体对钙的吸收能力。每100g新鲜河虾可食部分含可溶性钙为325mg,而经发酵后的虾酱中的可溶性钙的含量可以达到5419mg。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营养丰富的鲜虾加工成了虾酱,食用更加方便,可以加工成原味、酸甜味、酸辣味、麻辣味等各种口味,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鲜虾经过发酵腌制后,各种营养成分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可溶性钙的含量,由于经过发酵,可溶性钙的含量大大提高,各种营养成分也更加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并且本发明虾酱的亚硝酸亚含量小于20mg/kg,远远低于30mg/kg的国际食品卫生标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味道鲜美、口味丰富,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按表1的配方制备各种口味的虾酱。
表1 (单位:kg)
实施例1:原汁味虾酱
(1)原料处理
选择个体成熟外壳完整而且鲜活的淡水虾,放于清水中饿养2~3天,每天换水数次,让虾吐出泥沙污物和虾粪,以减少成品的泥腥味。然后用清水冲洗淡水虾,洗去表面泥沙,并剔除死虾,用簸箕沥干水分备用。
(2)蒸糯米饭
选择颗粒饱满、无霉变的圆形糯米(最好是贵州省从江县产的香禾),洗净,用60~80℃的热水浸泡浸泡8~10小时,然后用木质蒸子将糯米蒸熟。
(3)一次发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里学院,未经凯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22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