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拼粽子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58104.1 | 申请日: | 201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7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丁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建伟 |
主分类号: | A23L1/10 | 分类号: | A23L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粽子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食品,更具体地说,关于一种双拼粽子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美食在中国,中国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而传承至今,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中国传统食品中粽子的种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从总体发展趋势来讲,还都是以糯米为主,辅助以其它的辅料,从总的口味上来讲,分为甜口和咸口两种,在现有粽子产品中由于在加工过程中甜口和咸口之间相互串味,而都是以独立的甜口粽子或咸口粽子而存在。
并且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粽子在加工中,对于糯米一般浸泡后即可包制,涨润不彻底,水煮:冷水或开水浸泡过粽子,旺火3小时,制成后糯米的软硬、熟烂程度较难控制,并且使粽子的味道走失,同时所应具有的营养成份在制作过程中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味可口,营养价值较高,并且一个粽子中包括有甜口和咸口两种口味粽子的一种双拼粽子制作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拼粽子制作方法,所述粽子的主要成份糯米按以下步骤进行制作:
1)先将糯米放入容器中加水浸泡6-8小时;
2)对糯米进行洗涤;
3)捞出糯米沥干水;
4)取步骤3中部份糯米倒入油温为170-190℃油锅内炸制2-3分钟或将部份糯米倒入锅中在180-200℃下炒制5-10分钟;
5)捞出放入清水中冲洗;
6)沥干水;
7)放入咸味料和咸味调料搅拌均匀后制成咸饭待用;
8)取步骤3中另外部份糯米装入蒸盘放入蒸柜内蒸制50分钟;
9)出蒸柜后倒入搅拌机内加入甜味调料和开水搅拌均匀制成甜饭倒入容器内待用。
所述双拼粽子按以下步骤制成:
1)按顺序放入甜饭、甜味料、咸饭;
2)包裹成型;
3)修剪包裹外型
4)装入蒸盘;
5)放入蒸柜,在90℃温度下蒸煮30分钟;
6)冷却后倒入塑料筐内入急冻库,在温度为-35±2℃下冷冻8小时以上,达到双拼粽子中心温度为-18℃。
7)从急冻库取出分装塑料袋内后封口;
8)进行金属检测;
9)装箱送入冷库。
所述步骤7中所述咸味料为香菇、猪肉和虾米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一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所述步骤7中所述咸味调料为食盐、五香粉、味精2.8、鸡精1.7、芝麻油。
所述咸味调料中还添加有沙茶酱、麦芽酚、红葱头、胡椒粉、南乳汁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一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所述步骤9中所述甜味调料为白砂糖、芝麻油、植物油。
所述步骤1中所述甜味料为咸蛋黄、豆沙、桔饼、莲子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一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双拼粽子制作方法,通过本技术方案制成的双拼粽子,不仅美味可口,营养价值较高,糯米糯而不烂、肥而不腻、肉嫩味香、咸甜适中、香嫩鲜美、具有一定的嚼劲,同时具有咸味和甜味,并且咸甜口味互不串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按100箱产品,每箱中为16袋,每袋为560克的制成品而备料。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双拼粽子,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糯米340、豆沙90、植物油70、白砂糖68、猪肉46、咸蛋黄31、桔饼30、莲子27、调味料24.64、香菇17、花生酱15、虾米11,并配包裹成型材料竹叶38、咸草16。
所述调味料包括有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食盐6.5、五香粉1.5、南乳汁1.6、味精2.8、鸡精1.7、芝麻油2.8、沙茶酱6.7、麦芽酚0.05、红葱头0.9、胡椒粉0.09。
所述的双拼粽子的制作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骤:
1)将制备双拼粽子的原料按照上述重量进行称重;
2)将制备双拼粽子的原料按照进行预处理;
A.干香菇预处理,放入容器内—容器内放入清水--最上面加上重物压平--浸泡6小时--修剪--脱水—在油温为180℃下油炸20-25分钟--捞出沥干油→切成0.5CM块状--加入食盐、味精拌均→在油温为200℃下油炸10-15分钟--捞出沥干→放入容器内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建伟,未经丁建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81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