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椭圆运动轨迹的摆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8827.1 | 申请日: | 201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4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姚万贵;冯文成;郑世新;袁红霞;邵长斌;石一磬;刘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电研究所;张家口宣化泰达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0 | 分类号: | B21D37/00;B21D22/14;F16H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李云鹏;解政文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椭圆 运动 轨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摆辗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实现椭圆运动轨迹的摆头装置。
背景技术
摆动辗压是以连续的局部变形代替普通锻造工艺的整体变形的特种锻造成形工艺,其辗压力仅是普通锻压工艺的1/10-1/20,因此,摆动辗压可以用小设备辗压大锻件。
结合图1所示,摆辗机的摆头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该结构包括摆头1’、滑块2’和进给油缸3’,摆头1’上部为柱形,摆头1’的下部为圆锥形,滑块2’设置于摆头1’的下方,进给油缸3’位于滑块2’的下方并与滑块2’连接,毛坯4’放置于滑块2’与摆头1’之间,摆头1’为上模,滑块2’为下模,摆头1’的上端设有轴,轴与传动装置连接,摆头1’的中心线与机器主轴中心线相交成一夹角,该夹角为摆头的摆角,当机器主轴旋转时,摆头中心线绕机器主轴中心线旋转,摆头1’产生摆动,与此同时,滑块2’在进给油缸3’作用下上升,并对毛坯4’施压,摆头1’的母线就在毛坯4’上连续不断地滚动,最后达到整体成形的目的。
目前,国内、外摆辗机的摆头可以实现直线运动轨迹,如图2所示直线轨迹示意图,利用摆头的直线轨迹可以加工齿条等长条形零件的成形,但是该运动轨迹不能实现齿条等长条形零件的成形加工,因为该运动轨迹的摆头过机器主轴中心,即摆头的中心线与机器主轴的中心线重合,摆角为0度,摆辗机相当于压机,设备失去了摆头因有摆角实现局部成形的优势,摆头摆角为0度时摆头受力很大,容易造成摆头轴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椭圆运动轨迹的摆头装置,其可以加工齿条等长条形零件的成形且摆头轴不易断裂。
为了实现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实现椭圆运动轨迹的摆头装置,其中包括摆头轴、传动装置及转向相反转速相同的内、外偏心套,所述摆头轴的轴安装于所述内偏心套的内腔,所述内偏心套安装于外偏心套的内腔,所述传动装置分别与所述内、外偏心套连接,所述外偏心套的偏心距小于或大于内偏心套的偏心距。
本发明实现椭圆运动轨迹的摆头装置,其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皮带轮、皮带轮轴和变速箱,所述电机与皮带轮连接,所述皮带轮轴与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同轴,所述皮带轮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上安装有第二齿轮轴,所述第二齿轮轴与所述内偏心套连接,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上安装有第四齿轮轴,所述第四齿轮轴与所述外偏心套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轴与第四齿轮轴同轴,所述第二齿轮轴穿过第四齿轮轴。
本发明实现椭圆运动轨迹的摆头装置,其中当外偏心套的偏心距R1小于内偏心套的偏心距R2时,随着所述外偏心套的偏心距R1逐渐增大,所述摆头轴端的中心点运动轨迹为以2(R1+R2)为长轴、2|R1-R2|为短轴且长轴逐渐增大短轴逐渐减小的椭圆。
本发明实现椭圆运动轨迹的摆头装置,其中当外偏心套的偏心距R1大于内偏心套的偏心距R2时,随着所述外偏心套的偏心距R1逐渐增大,所述摆头轴端的中心点运动轨迹为以2(R1+R2)为长轴、2|R1-R2|为短轴且长轴和短轴都逐渐增大的椭圆。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实现椭圆运动轨迹的摆头装置的传动装置带动内偏心套和外偏心套转动,使内偏心套与外偏心套的转向相反转速相同,这样在内偏心套与外偏心套的偏心距不相等的情况下,摆头轴端的中心点运动轨迹为不过中心点的椭圆,用此椭圆运动轨迹的摆头装置可以加工齿条等长条形零件的成形,且由于摆头轴运动不过机器主轴中心,因此摆头轴不容易断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摆辗机的摆头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摆辗机的摆头生成的直线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现椭圆运动轨迹的摆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在外偏心套偏心距小于内偏心套偏心距时生成的椭圆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在外偏心套偏心距大于内偏心套偏心距时生成的椭圆运动轨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电研究所;张家口宣化泰达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机电研究所;张家口宣化泰达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88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型电容式麦克风
- 下一篇:丙烯酸聚氨脂热镀锌基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