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河岸带护坡和面源污染控制的软隔离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63221.7 | 申请日: | 201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6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乾;杨扬;杨扬;乔永民;陶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河岸 护坡 和面 污染 控制 隔离带 方法 | ||
1.一种针对河岸带护坡和面源污染控制的软隔离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在河岸设置软隔离带,所述软隔离带主要包括隔离槽和生态坡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河岸带护坡和面源污染控制的软隔离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槽的制作方法是:河岸坡顶造型、建槽、添加填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对河岸带护坡和面源污染控制的软隔离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的配置是以大比表面积、低成本或微成本物质,按照大小粒径填料分区构成倾斜锋面,外侧粗粒内侧细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对河岸带护坡和面源污染控制的软隔离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比表面积、低成本或微成本物质为碎石和/或煤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河岸带护坡和面源污染控制的软隔离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坡面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岸坡造型:改造坡面形态,塑造波浪形坡面,保持构筑层与底土层的一体化结构;
(2)基质配制:将河岸原土添加生物性肥料、保水成分和土质调节材料;
(3)骨料及构建:采用高强度纤维为骨料,用植物枝干插钎固定多层骨料成三维网络;
(4)植被配置和景观建造:筛选配置草坪植物、灌丛植物、花卉植物、水生植物和木篱,组成整体景观,形成软隔离带主体;
(5)覆料设置:在软隔离带表面铺撒小粒径覆料,覆盖度1/3~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对河岸带护坡和面源污染控制的软隔离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基质配制是以80质量份的坡面土壤作为主体,添加10质量份的泥炭土,4质量份的植物秸秆和6质量份的发酵锯末。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对河岸带护坡和面源污染控制的软隔离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小粒径覆料为碎石和/或煤渣。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条权利要求所述针对河岸带护坡和面源污染控制的软隔离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设置生态氧化床和木桩围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针对河岸带护坡和面源污染控制的软隔离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氧化床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作片石床:于岸坡坡脚与木桩围栏之间设置片石床;
(2)将挺水植物种植于片石床;
所述木桩围栏是用松木桩固定于河床,间隔0.3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针对河岸带护坡和面源污染控制的软隔离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片石的粒径为10~30cm,高度为30~50cm;步骤(2)中所述植物为再力花、菖蒲、风车草、海芋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322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夜间工作床
- 下一篇:一种弹性保健按摩鞋垫及弹性保健按摩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