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血液采集容器的血液分离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65125.6 | 申请日: | 201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9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朱德新;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华检验医学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 | 分类号: | B01D17/02;G01N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干权;钱品兴 |
地址: | 20160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血液 采集 容器 分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血液采集容器的血液分离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血液分离胶,基于100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15-40重量份的比重调节剂氯化石蜡、0.05-2重量份的有机凝胶剂二亚苄基山梨糖醇、0.5-3重量份的触变剂纳米二氧化硅和55-80重量份的粘度调节剂聚异丁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血液采集容器的血液分离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血液分离胶在静止时,氯化石蜡、二亚苄基山梨糖醇和聚异丁烯上的氢原子与纳米二氧化硅的氧原子缔和成氢键,分离胶为网状结构;在受到剪切力或离心力的作用下,氢键被破坏,剪切变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血液采集容器的血液分离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血液分离胶在25℃时的比重为1.035~1.055,介于血细胞有形成分与血清或血浆之间;粘度在15Pa·s~350Pa·s;具有触变性:与血液混合后,在受到离心力或剪切力的作用时,发生返转现象,血液分为血细胞有形成分/分离胶/血清或血浆三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血液采集容器的血液分离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血液分离胶在常温下为无色或略带淡黄色的凝胶,可以耐受常规灭菌剂量伽玛射线或类似射线、电子束照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血液采集容器的血液分离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化石蜡25℃时的比重为1.16-1.6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血液采集容器的血液分离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为固体粉末,是球形微粒的集合体,其分子上含有羟基基团,球形颗粒表面有硅醇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血液采集容器的血液分离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的优选粒径为5-16nm,BET法的比表面积为110-300m2/g。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血液采集容器的血液分离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异丁烯的主要部分是重复单元[-CH2-C(CH3)2-]n,头基是CH3-,尾基是-CH3-C(CH3)=CH或-CH=C(CH3)-CH3,所述的聚异丁烯优选分子量在500-400000,更优选是25℃时密度为0.0887-0.92,40℃时粘度在200-4000Pa·s,分子量在2600-60000的粘稠液体状或树脂状的聚异丁烯。
9.一种用于血液采集容器的血液分离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0.05-2重量份的有机凝胶剂二亚苄基山梨糖醇,40-80重量份的粘度调节剂聚异丁烯加入到行星混合器中,闭盖,边升温边搅拌,待升温至120℃时,保持恒温,继续搅拌不少于1小时,直到组分充分溶解、混合;冷却至60℃以下,加入0.5-3重量份的触变剂纳米二氧化硅,闭盖、减压抽真空,待行星混合机内压力维持在-0.09MPa~-0.1MPa时,继续搅拌不少于1小时,直到冷却至室温,即可获得血液分离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华检验医学产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华检验医学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512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自动开窗扇的窗户
- 下一篇:一种用油漆面板折合而成的实木复合木门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