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气脱硫系统中吸收塔入口冲洗、减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65283.1 | 申请日: | 2011-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8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岭;吴雪萍;石春光;聂鎏婴;龚北平;熊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龙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80;F23J15/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脱硫 系统 吸收塔 入口 冲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洗减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吸收塔入口干湿界面的事故冲洗及减温的装置(或系统)。
背景技术
在烟气脱硫装置中,吸收塔内衬及除雾器、喷淋层等塔内件耐温在80℃以下,而电厂引风机出口烟气温度一般为120℃(故障情况下为180℃)。在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全部事故停运时(例如全厂掉电),烟气直接进入吸收塔,将会对吸收塔内衬及塔内件造成较大的损伤。
在有烟气旁路的系统中,当浆液循环泵全部事故停运时,往往开启旁路烟气挡板门,高温烟气将不经过吸收塔,直接从旁路排放至烟囱,以保护吸收塔。
在无烟气旁路的系统中,吸收塔成为烟气的必经之路,当浆液循环泵全部事故停运时,锅炉必须MFT,此时引风机惰走,仍会有热的烟气排入吸收塔,对吸收塔内衬及塔内件造成较大的损伤。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即在无烟气旁路系统中,当浆液循环泵全部事故停运时,高温烟气进入吸收塔对吸收塔内衬及塔内件造成损坏。本发明提出在吸收塔入口烟道前设置冲洗减温装置。该装置可以在事故状态下自动开启,通过向吸收塔入口烟道内喷射减温水,降低入塔烟温,达到保护吸收塔内衬及塔内件的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烟气脱硫系统中吸收塔入口冲洗、减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事故减温水箱,位于吸收塔入口烟道内的喷淋层设置,连接事故减温水箱和喷淋层设置的事故减温水主管;
所述的事故减温水箱箱顶设置有补水管,事故减温水箱箱底设置有出水管,事故减温水箱箱侧设置有液位计、溢流管及排尽管,所述的溢流管的高度大于液位计的高度,所述液位计的高度大于排尽管的高度;
所述事故减温水主管与事故减温水箱箱底的出水管连接,事故减温水主管通入吸收塔入口烟道内,并在吸收塔入口烟道内布置喷淋层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布置在事故减温水箱箱顶的补水管有二路,一路为消防水管,另一路为除雾器冲洗水管;除雾器冲洗水管至事故减温水箱入口侧设第一气动门,消防水管至事故减温水箱入口侧设第二气动门;在所述的消防水管上还设置有第一压力表和第一手动门,在所述的除雾器冲洗水管上还设置有第二手动门和第二压力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事故减温水主管的上端设置有第四手动门和第四气动门,在第四气动门的下方布置有压缩空气吹扫管道,事故减温水主管上设置有至少个喷淋管通入吸收塔入口烟道内,在每个喷淋管上均设置有手动门,在手动门的下端还设置有气动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手动门、第二手动门设置为常开,第一气动门、第二气动门根据液位计控制自动开关,第四气动门设置为常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事故减温水主管上设置有二个喷淋管通入吸收塔入口烟道内,在其中的一个喷淋管上均设置有第五手动门和第五气动门,在另一个喷淋管上均设置有第六手动门和第六气动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喷淋层设置在吸收塔入口烟道内布置有二层喷淋层,每层喷淋层有多根支管,支管间距1.5米,每根支管设置多个喷嘴,喷嘴间距1.2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喷嘴采用螺旋形实心圆锥形喷嘴,每个喷嘴所覆盖的有效面积按1.5m2,单个喷嘴的流量约42.8L/min,喷嘴压力约0.7bar。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的吸收塔入口烟道处设有用于测量温度的热电阻,在吸收塔出口烟道处同样设有用于测量温度的热电阻。
本发明的吸收塔入口冲洗减温装置能够在吸收塔入口自动快速对高温烟气进行喷淋冷却,将吸收塔入口温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保证吸收塔不受高温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吸收塔入口冲洗、减温装置系统图。
图2本发明中吸收塔入口烟道内单层喷淋层布置图。
图中:A.吸收塔入口烟道,B.事故减温水箱,C.喷淋层设置,1.消防水管,2.除雾器冲洗水管,3.溢流管,4.事故减温水主管,5.第一层事故喷淋层管道,6.第二层事故喷淋层管道,7.压缩空气吹扫管道,8.喷嘴,1a.第一手动门,1b.第一气动门,1c.第一压力表,2a.第二手动门,2b.第二气动门,2c.第二压力表,3a.排尽门,3b.液位计,4a.第四手动门,4b.第四气动门,5a.第五手动门,5b.第五气动门,6a.第六手动门,6b.第六气动门,7a.压缩空气管气动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进解。本系统从工艺系统及运行控制二个方面进行说明,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为气体流动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龙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龙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52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