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细长光导体的机动车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65340.6 | 申请日: | 2011-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4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M·格鲍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汽车照明罗伊特林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路盛律师事务所 11326 | 代理人: | 吴振江 |
地址: | 德国罗***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细长 导体 机动车 照明 装置 | ||
1.一种机动车照明装置(10),其具有细长的第一光导体(12)和 第二光导体(36);该第一光导体具有前端(16)、与该前端相对而置 且包括光偏转元件(24)的背端(18)、以及使前端(16)和背端(18) 相连接的侧面(20,22),且该第一光导体设置为:将在其侧面(20,22) 和其前端(16)上经历全内反射的光引导到光导体(12)的纵向(26) 中,且使在其光偏转元件(24)上反射的光通过其前端(16)射出,该 第二光导体(36)设置为:将光耦合到第一光导体(12)中,其特征在 于,第二光导体(36)这样与第一光导体(12)连接,以使在第二光导 体(36)中传播的光通过第一光导体(12)的侧面(20,22)中的至少一 个侧面以中间的光输出方向(32,34)进入到第一光导体(12)中,该中 间的光输出方向的指向第一光导体(12)的前端(16)且垂直于第一光 导体纵向(26)的方向分量比其垂直于该方向分量且垂直于纵向的方向 分量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于,背 端(18)具有光偏转元件(24),该光偏转元件实现为背端(18)中的 凹陷或背端(18)上的隆起。
3.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机动车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 于,光的耦合在第一光导体(12)的截面进行,该截面具有为了光的耦 合而设置的几何形状。
4.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机动车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 于,光偏转元件(24)的棱横向地对准第一光导体(12)的纵向(26), 且该耦合尽可能垂直于光偏转元件(24)的棱进行,此棱横向在对准第 一光导体(12)的纵向(26)。
5.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机动车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 于,第一光导体(12)的平面区域用于耦合,该平面区域除了构成边界 面之外不必执行其他的光学功能,该边界面通过在光导体(12)中发生 的全内反射保持在第一光导体(12)内部的在其纵向(26)的中间传播 的光,且通过全内反射使光方向实现均匀混合。
6.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机动车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 于,作为光输出平面来用的前端(16)是凸形弯曲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动车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于,该 第一光导体(12)具有截面几何形状,在该截面几何形状中通过光导体 (12)的材料和其前端(12)的曲率获得的透镜效果以及光偏转元件(24) 在z方向的宽度以及侧面(20,22)在z方向留下来的宽度是彼此一致的, 以便穿过前端(16)仅可看到光偏转元件(24),且侧面(20,22)不再 可见。
8.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机动车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 于两个光导体的引导线(26,28)的轨迹,在该轨迹中引导线(26,28)在 耦合区域逐渐相互平行地延伸。
9.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机动车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 于,这样构造用于耦合的第二光导体(36),以使该第二光导体首先在 具有连续横截面的截面中将待耦合的光引导到第一光导体(12)上,且 当越来越接近第一光导体(12)时分成两个分支(42,44),该两个分支 中的第一分支(42)过渡到第一光导体(12)的第一侧面(20)中,且 两个分支中的第二分支(44)过渡到第一光导体(12)的第二侧面(22) 中。
10.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机动车照明装置(10),其特征 在于,第一光导体(12)和第二光导体(36)的连接是一体的压铸零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汽车照明罗伊特林根有限公司,未经汽车照明罗伊特林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53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材料箱、翼及复合材料箱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手电钻加长钻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