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烧肥肠的产业化制作工艺及其产品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68828.4 申请日: 2011-06-22
公开(公告)号: CN102266068A 公开(公告)日: 2011-12-07
发明(设计)人: 李方荣 申请(专利权)人: 李方荣
主分类号: A23L1/312 分类号: A23L1/312
代理公司: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代理人: 谭新民
地址: 636400 四川省***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红烧 肥肠 产业化 制作 工艺 及其 产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方便食品的制作工艺及其产品,具体是指红烧肥肠的产业化制作工艺及其产品。

背景技术

肥肠是一道著名的本帮菜,充分体现了本帮菜“浓油赤酱”的特点。提起肥肠,我们自然不能忘记那位将吃肥肠事业推向高峰的人-苏东坡。正是由于他的努力,肥肠才得以从基层走向了上层,从老百姓的菜锅走上了文人墨客的餐桌。其实,那个源远流长、名响大江南北的东坡肉说穿了也就是肥肠。考究肥肠的历史,确实难以说清楚它产生于何时、何地,不过,由于东坡先生孜孜不倦的努力,从他那时起,肥肠就正式的走上了历史的舞台。“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从这首苏东坡的《食猪肉》诗,不难看出苏老先生不仅是“每日早来打一碗”般的“好吃”,而且,还深谙肥肠“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的烹饪之道。

红烧肥肠系武汉市民间传统佳肴,红烧肥肠的做法简单是美食杰家常菜的做法菜谱里的常见菜,红烧肥肠口味属于家常味,做法属红烧类,但怎么做红烧肥肠最好吃,主要看自己的口味习惯进行细节调整。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味在成都”的评价。这代表了与西方菜系不同的东方菜系的理念。相比较而言,西方菜系注重科学与营养,而东方菜系更注重味觉和美观,以及东方文化的象征意义。成都美食作为中国菜系的代表,不断开发有魅力的味觉,形成了几十种复合味型。其中,怪味、鱼香味、椒麻味等是国内其他菜系和其他国家美食所没有的复合味型,成都美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而且是成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成都市的旅游产业、食品工业、文化产业、商贸业等相互渗透和拉动,又与种植业、养殖业和物流业相互促进,成为经济增长动力之一。成都目前拥有1112.28万常住人口和100万以上流动人口,成都美食产业不仅为本地的巨大市场服务,而且对周边省市的市场形成了广泛的影响。

家常菜,特别是红烧肥肠的产业化生产一直是阻碍川菜推向世界的技术颈瓶,只有产业化的川菜,才能推向世界,将饮食文化传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烧肥肠的产业化制作工艺,生产出味道独特、技术参数稳定的工业化产品,将红烧肥肠推向市场,推向世界。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红烧肥肠的产业化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备料,按照重量份计准备以下材料,肥肠块600~800份,植物油80~120份,八角6~20份,桂皮5~20份,山奈5~10份,丁香2~5份,肉桂5~10份,白叩6~10份,干辣椒20~30份,豆瓣酱50~100份,白酒6~10份,盐1~3份,白糖3~6份,葱5~10份,姜3~6份,味精1~2份,酱油6~10份,香油8~12份;

(B)烧制,按照以下步骤依次进行:

(B1)将锅烧热,加入植物油,将植物油炼至150至240℃;

(B2)按照步骤(A)所述的重量份将八角、桂皮、山奈、丁香、肉桂、白叩、干辣椒、豆瓣酱、以及肥肠块加入步骤(B1),翻炒6~10分钟;

(B3)按照步骤(A)所述的重量份,向步骤(B2)内加入白酒、盐、酱油、葱、姜、以及由白糖熬制成的糖汁,翻炒3~5分钟,使其均匀混合;

(B4) 向步骤(B3)内加入清水800至1000份,持续加热至沸腾状态,并保持沸腾50~70分钟;

(B5) 向步骤(B4)内加入香油、味精,翻炒混合均匀后,关火、装盘;

(C)杀菌,将步骤(B)得到的半成品立即进行蒸汽高温杀菌;

(D)包装,将步骤(C)得到的杀菌后的半成品降温至0~10℃后,进行罐装或真空密封包装。

进一步讲,所述步骤(A)中,肥肠块的制备方法如下:

(A1)取新的鲜猪大肠加入面粉和食用醋反复搓洗至表面清洁;

(A2)将步骤(A1)得到的猪大肠翻转,去除油脂,加入面粉和食用醋反复搓洗至表面清洁;

(A3)将洗净的猪大肠倒入沸水中漂煮10~20分钟后,将其捞出;

(A4)将步骤(A3)得到的猪大肠放入食用醋的稀释液浸泡5~10分钟后,用清水淘洗干净,沥干后,切成块形成待用的肥肠块。

所述步骤(A4)中,食用醋的稀释液中食用醋与水的比例为2~5:100。

进一步讲,所述的植物油为花生油,干辣椒为朝天椒。

红烧肥肠,按照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红烧肥肠的产业化制作工艺制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方荣,未经李方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88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