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1-二氟乙烷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69005.3 | 申请日: | 201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8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武灿;石能富;徐卫国;张金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9/08 | 分类号: | C07C19/08;C07C17/23;C07C17/354;B01J23/44;B01J23/89;B01J23/63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烷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1,1-二氟乙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HFC-152a,分子结构式:CH3-CHF2,化学名称:1,1-二氟乙烷,英文名称:1,1-bifluoroethane,分子量:66,沸点:-24.7℃,破坏臭氧潜能值ODP=0,全球变暖系数值GWP=0.03,是一种优良的ODS(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由于HFC-152a的物理性质、热力学性质与一些CFC(如CFC-12)的性质十分相似,因此,它作为CFC的替代品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我国,作为环保节能工质,HFC-152a被广泛应用于小型制冷器具(如冰箱、冰柜等),也作为单工质使用在车辆或小车的空调上,需求量不断加大。
根据现有报道1,1-二氟乙烷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乙炔为原料的气相或液相氟化法;
(2)以氯乙烯为原料的气相或液相氟化法;
1,1-二氟乙烷的常规生产是利用乙炔为原料,在催化剂(如:三氟化硼、氟磺酸、五氟化锑等)的作用下,与氢氟酸反应而制得,其反应式如下:
其工艺流程是经净化干燥、处理后的乙炔,送入装有催化剂(如:三氟化硼)和氢氟酸的反应釜中,在一定的压力(0.03~3MPa)和温度(20~40℃)下反应,生成1,1-二氟乙烷,经水洗、碱洗、除酸后,气相的物料经压缩成液相的物料,再经分馏提纯后制得。
中国发明专利CN200410015662.2公开了一种以乙炔为原料生产1,1-二氟乙烷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反应釜,具体制备方法:氢氟酸的初始液位为反应釜容积的60~70%;催化剂为氢氟酸重量的30~40%;乙炔加料速度为每公斤氢氟酸加乙炔0.08~0.12kg/h;反应温度22~32℃;反应压力0.03~0.3MPa。公开的中国发明专利200610166228.3也介绍了以乙炔为原料液相氟化法生产1,1-二氟乙烷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反应釜。
上述生产方法的缺点是催化剂是利用率低,导致反应周期短、单耗高、残液排放量大;同时该反应温度较难控制,乙炔与氢氟酸是一个放热反应,在反应初期放热量大,反应釜需冷却,而反应后期又需加热。若反应温度偏低,反应速度慢,装置生产能力下降;若温度偏高,催化剂容易失活,副反应增多,两者均不利于生产。
中国发明专利CN200810133418.4介绍了乙炔和无水氢氟酸为原料通过气相氟化法制备1,1-二氟乙烷的生产方法。该方法采用铬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140~380℃,压力为0.3~1.8MPa的条件下,使乙炔的转化率达75%以上、HFC-152a的选择性达90%以上。但该方法所需的反应温度和压力较高,对反应装置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失活后的铬基催化剂需进一步处理,不然会造成环境破坏。
中国发明专利CN96108401.4和CN97192750.2,分别介绍了以氯乙烯和无水氢氟酸为原料通过液相氟化法制备1,1-二氟乙烷的方法。该方法会产生大量焦油,难以处置,而且影响产品收率。此外,还有俄罗斯发明专利RU341788、美国发明专利US4766258和US4968850、欧洲专利EP637579、日本专利JP50-106904和JP50-106905等,均介绍了卤代烃与氟化氢通过液相氟化法制备相应的HFCs产品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反应周期较短,原料利用率低,而且还需要处理大量的有机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1,1-二氟乙烷的制备方法,采用二氟二氯乙烯(FC-1112A)和氢气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氢脱氯反应制备1,1-二氟乙烷,具有原料路线新颖、反应条件温和、产物后处理简单、催化剂效率高等优点。
为达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制备1,1-二氟乙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催化剂存在下,使二氟二氯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氢脱氯反应制备1,1-二氟乙烷,所述催化剂由主催化剂、助剂和载体组成:
所述主催化剂为Pd;
所述助剂选自La、Ce、Cu、Zn或Ni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催化剂负载在载体上。
上述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本发明所述催化剂中,主催化剂即活性组分,是贵金属Pd,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从原料易得性方面考虑,一般优选PdCl2或Pd(NO3)2,当然其他的含Pd的可溶性盐也都可以用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90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打浆机牵引机构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强耐碱抗结皮耐火浇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