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扩缩式旅居车的扩缩机械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70635.2 | 申请日: | 201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0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沈辰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福柯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33 | 分类号: | B60P3/33;B60P3/335;B62D6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董华林 |
地址: | 20005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缩式 旅居 机械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扩缩式旅居车的扩缩机械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有越来越多的期望。旅游休闲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居车为旅游休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旅居车的功能集衣食住行于一体,这为旅居车的使用者全方位地消除了各方面的担忧,使其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以及根据需要临时改变旅行地。在很大程度上,旅居车的使用者想到哪里去,就能到哪里去,只要那里有一定的道路。
旅居车还广泛地应用于野外作业,诸如地质勘探、电力抢修、地震救灾等等,能显著改善在野外作业的艰苦环境下的生活质量。
对于旅居车的设计,一方面期望在旅居车中布置尽可能多的生活设施,使得旅居车成为一个生活设施尽可能完备的移动之家,这就要求旅居车能提供尽可能大的内部空间;另一方面期望旅居车设计得尽可能紧凑,特别是满足小型车的规范,从而尽可能多的驾驶员有驾驶旅居车的资格,因此也扩大旅居车的销售对象,这对于旅居车的工业生产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所谓小型车,针对中国目前的交通法规是指持有C1或C2驾照所允许驾驶的车辆类型。
由CN101259833A已知一种扩缩厢式车辆,该扩缩厢式车辆通常构造成超大型半挂车,其包括布置在车辆两侧的扩缩厢体,这两个扩缩厢体分别带有折叠地板。关于扩缩厢体的折叠地板技术,可以参考该现有技术。在此通过引用使之成为本申请内容的一部分。该扩缩厢式车辆具有液压的扩缩机械系统,其需要较大的布置空间,这一点对于小型车是不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扩缩式旅居车的紧凑的扩缩机械系统,其尤其是适用于小型车。
为此,本发明实现一种扩缩式旅居车的扩缩机械系统,所述扩缩式旅居车包括一个主厢体和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能从主厢体中扩出并且又能缩回到主厢体中的、在车辆的两侧彼此相对的第一和第二扩缩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扩缩机械系统对于每个扩缩厢体分别包括一个扩缩动力装置,所述扩缩动力装置包括设置在主厢体底部中的能双向转动的电动机和由电动机驱动的齿轮齿条机构,齿轮齿条机构的齿条带动相应的扩缩厢体沿车辆横向方向运动;所述扩缩机械系统对于两个扩缩厢体包括至少两个在车辆横向方向上布置的、共同的承重梁导轨总成,所述承重梁导轨总成包括上面的较小的朝上开口的第一U形槽钢和下面的较大的朝上开口的第二U形槽钢,这两个U形槽钢彼此固定连接,并且在第一U形槽钢的开口上固定盖板,第一扩缩厢体的承重梁在其外端部上连接(例如焊接或铰接)在第一扩缩厢体的底部的外侧上、尤其是外侧的侧梁上并且在其内端部上接纳在第一U形槽钢与盖板之间构成的上轨道中,而第二扩缩厢体的承重梁在其外端部上连接(例如焊接或铰接)在第二扩缩厢体的底部的外侧上、尤其是外侧的侧梁上并且在其内端部上接纳在第一U形槽钢与第二U形槽钢之间构成的下轨道中,在主厢体的底部中设置能顶托第一扩缩厢体的承重梁的底面的第一顶托滚轮以及能顶托第二扩缩厢体的承重梁的底面的第二顶托滚轮,第一扩缩厢体的承重梁在其内端部上设置能被盖板的底面顶压的第一顶压滚轮,第二扩缩厢体的承重梁在其内端部上设置能被第一U形槽钢的底部的下表面顶压的第二顶压滚轮,各个顶压滚轮相对于对应的顶托滚轮始终处于内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紧凑的扩缩机械系统能够减小在车辆纵向方向上所需占用的空间,这一点对于小型车是尤其有利的,因为特别是对于小型车在车辆纵向方向上仅具有有限的尺寸。
作为优选措施,所述扩缩机械系统具有正好两个承重梁导轨总成,并且在这两个承重梁导轨总成之间布置两个扩缩厢体的扩缩动力装置。正好两个承重梁导轨总成已经满足对两个扩缩厢体的必要的支撑。设置正好两个承重梁导轨总成,能够尽可能减少所需占用的空间。
作为优选措施,第一顶压滚轮与第一U形槽钢的底部的上表面也能彼此接触,而第二扩缩厢体的承重梁在其内端部上在第二顶压滚轮旁边设置一个与第二U形槽钢的底部的上表面能彼此接触的附加滚轮。通过这项措施,保证承重梁内端部在承重梁导轨总成中的良好引导。
作为优选措施,第二扩缩厢体的承重梁是工字形承重梁,该工字形承重梁的腰部处于竖直方向,并且在所述腰部上在两侧分别布置与第二U形槽钢的腿能彼此接触的侧向滚轮。这在制造技术上是非常简单的并且是非常廉价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福柯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福柯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06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晶硅CVD炉蜂窝底盘
- 下一篇:分组交换网络上的时间同步资源预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