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体积混凝土实体模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73463.4 | 申请日: | 2011-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3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姚俊;张志明;关正文;李均雄;刘洋;高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刘湘舟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宣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积 混凝土 实体 模拟 试验装置 及其 试验 施工 方法 | ||
1.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实体模拟试验装置,包括钢筋混凝土材质的试验块体(1)和测量试验块体(1)用的测温传感器(4)、测温线(5)、测温仪(6),所述测温传感器(4)预埋在试验块体(1)内的测温点(9)中并且测温传感器(4)通过测温线(5)与位于试验块体(1)外的测温仪(6)连接,其特征在于:试验块体(1)为方块形状,试验块体(1)的高与拟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高度相同,试验块体(1)的长和宽均不小于4m,制作试验块体(1)所采用的原材料和混凝土配合比与拟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所采用的原材料和混凝土配合比相同;
试验块体(1)中预埋有钢筋支架,该钢筋支架包括六根竖向固定钢筋(2)和连接在竖向固定钢筋之间的水平固定钢筋(3),所述六根竖向固定钢筋(2)成直角三角形布置,其中三根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另外三根中的两根分别位于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中间位置、第三根位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中间位置,直角三角形的直角位于试验块体(1)的其中一侧侧面的中心线位置,直角三角形的其中一个斜角位于试验块体(1)的中心位置,直角三角形的另一个斜角位于试验块体(1)的竖向棱边位置;
每根竖向固定钢筋(2)上均设有至少三个测温点(9),其中第一个测温点位于试验块体(1)的底部,第二个测温点位于试验块体(1)的中间位置,第三个测温点位于试验块体(1)的上部,每个测温点中均设有两个测温传感器(4),其中一个测温传感器绑在竖向固定钢筋(2)上并且该测温传感器的外侧套有保护罩(7),另一个测温传感器也绑在竖向固定钢筋(2)上并且该测温传感器与竖向固定钢筋(2)之间垫有混凝土垫块(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实体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块体(1)的底部的测温点(9)与试验块体(1)的底面相距40mm~60mm,试验块体(1)的上部的测温点(9)与试验块体(1)的上表面相距40mm~6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实体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块体(1)的底部与试验块体(1)的中间位置之间还设有测温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实体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块体(1)的中间位置与试验块体(1)的上部之间还设有测温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实体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固定钢筋(2)的上端伸出至试验块体(1)的上表面上。
6.一种应用上述大体积混凝土实体模拟试验装置的试验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设计和规范的要求,编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案;
步骤二、在与正式施工时同样的环境和施工方法的条件下,制作一个大体积混凝土实体模拟试验装置,使该大体积混凝土实体模拟试验装置中的试验块体(1)的中心近似于绝热,并且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测量混凝土原材料温度、砂石含水率、大气温度、混凝土出机温度、入泵温度、入模温度、出机坍落度、现场坍落度、混凝土工作性能时间、平均振捣时间、二次振捣时间、表面泌水情况、第一次压面时间、二次压面时间、养护棚内温度、混凝土环境温度、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混凝土表面最高温度、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和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温差;
步骤三、整理步骤二中采集到的各项具体数据并检查试验块体(1),当试验块体(1)没有出现问题并且各项具体数据满足规范要求时,直接进行下一步骤,当试验块体(1)的混凝土内部温度≥75℃时,采用降低入模温度和/或优化配合比的方法优化施工方案,当混凝土内部与表面、表面与环境温差超过规范要求时,采用增加保温层厚度和/或加强温水养护的方法优化施工方案,当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时,采用根据砂石含水率调整施工配合比、对砂石等原材料进行检查和/或优化配合比的方法优化施工方案,当混凝土表面泌水严重时,采用根据砂石含水率调整施工配合比、对砂石等原材料进行检查和/或优化配合比的方法优化施工方案,当混凝土泵送不畅,容易堵管时,采用根据砂石含水率调整施工配合比、对砂石等原材料进行检查和/或优化配合比的方法优化施工方案,当混凝土表面裂缝时,采用降低入模温度、根据砂石含水率调整施工配合比、增加保温层厚度、加强温水养护、延长养护拆模时间、对砂石等原材料进行检查和/或优化配合比的方法优化施工方案;
步骤四、当试验块体(1)没有出现问题并且各项具体数据满足规范要求时,采用步骤一中所述的施工方案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当试验块体1出现步骤三中所述的问题时,采用步骤三中对应优化过的施工方案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34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