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鸭瘟病毒 gG截段重组蛋白的试剂盒及其运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77133.2 申请日: 2011-06-28
公开(公告)号: CN102360008A 公开(公告)日: 2012-02-22
发明(设计)人: 程安春;杨晓圆;汪铭书;陈孝跃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农业大学实验动物工程技术中心
主分类号: G01N33/535 分类号: G01N33/535;G01N33/569;C07K14/03
代理公司: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代理人: 赵荣之
地址: 625014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瘟病 gg 重组 蛋白 试剂盒 及其 运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工程领域,特别涉及检测鸭瘟病毒抗体的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鸭瘟(Duck Plague,DP)是由疱疹病毒科中的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DPV)引起的鸭、鹅和天鹅等水禽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的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可导致商品水禽产蛋量下降及死亡,对野生水禽也有不同的致死率。DP的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高热稽留,两腿麻痹、下痢、流泪,部分病鸭头颈肿大,是一种广泛嗜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临床以急性败血症过程为特征;病理剖解特征是血管损伤,组织器官出血,消化道出血、炎症和坏死,消化道粘膜某些特定部位有疹状损害,淋巴器官受损以及实质器官的退行性变化,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甚高。近年来,随着养鸭业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鸭瘟作为威胁养鸭业最严重的接触性传染病之一,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过去对鸭瘟病毒血清抗体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利用全病毒作为抗原进行检测,但传统的病毒分离鉴定方法大约需要4~5天,方法繁琐,费时费力,且纯化后的病毒中会掺杂有许多宿主细胞成分,导致假阳性结果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鸭瘟病毒 gG截段重组蛋白的应用,该应用为鸭瘟病毒的抗体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鸭瘟病毒 gG截段重组蛋白在制备鸭瘟病毒抗体的诊断试剂中的应用,所述鸭瘟病毒 gG截段重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ELISA试剂盒,其用于检测鸭瘟病毒时特异性、敏感性及稳定性高。

为实现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基于鸭瘟病毒 gG截段重组蛋白的ELISA试剂盒,所述ELISA试剂盒包括固相支持物、抗体捕获剂、酶标二抗、底物、封闭液、终止液,所述抗体捕获剂为如SEQ ID NO:1所示的鸭瘟病毒 gG截段重组蛋白。

进一步,所述抗体捕获剂为浓度≥25μg/mL的鸭瘟病毒 gG截段重组蛋白。

进一步,所述酶标二抗为作2000倍体积稀释的羊抗鸭IgG-HRP。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鸭瘟病毒抗体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大规模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用所述的ELISA试剂盒检测鸭瘟病毒抗体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平行的阴性实验,具体为:

A、将鸭瘟病毒 gG截段重组蛋白与固相支持物连接,用封闭液封闭,洗涤去除未结合的抗原及杂质,得固相抗原;

B、将待检血清通过保温反应使所述稀释血清与步骤A所得固相抗原结合形成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洗涤去除固相载体上杂质;

C、将所述酶标二抗与所述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得抗原—抗体—二抗复合物;

D、在步骤c所得抗原—抗体—二抗复合物加入色原底物避光显色后,加入终止液终止反应得显色样品液;

E、将步骤d所述显色液用酶标仪测测OD450nm值,待检血清的OD450nm值>阴性样品OD450nm值的临界值,即X+3SD时判定为阳性,反之则为阴性,其中X为阴性样品OD450nm值的均值,SD为阴性样品OD450nm值的标准方差。

进一步,所述的ELISA试剂盒检测鸭瘟病毒抗体的方法具体为:

A、将浓度≥25μg/mL的鸭瘟病毒 gG截段重组蛋白与固相支持物连接,用封闭液封闭,洗涤去除未结合的抗原及杂质,得固相抗原;

B、将待检血清作80倍稀释得稀释血清,通过保温反应使所述稀释血清与步骤A所得固相抗原结合形成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洗涤去除固相载体上杂质;

C、将羊抗鸭IgG-HRP作2000倍体积稀释的后与与所述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得抗原—抗体—二抗复合物;

D、在步骤c所得抗原—抗体—二抗复合物加入色原底物避光显色后,加入终止液终止反应得显色样品液;

E、将步骤d所述显色液用酶标仪测测OD450nm值,待检血清的OD450nm值>0.22时则为阳性,反之则为阴性。

进一步,步骤A中所述鸭瘟病毒 gG截段重组蛋白、步骤b中所述稀释血清及步骤c中所述酶标二抗稀释液的加入量为等体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实验动物工程技术中心,未经四川农业大学实验动物工程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71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