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宽带天线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78840.3 | 申请日: | 201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4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军;程守刚;沈俊;秦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王黎延;张振伟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带 天线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超宽带天线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移动通信由第三代向第四代不断演进,对于多模式、多频段、多系统的移动终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世界模手机、数据卡等,作为移动终端的前端部分天线,如何在紧凑的空间,单天线实现覆盖0.8GHz-5.5GHz超宽带全向工作,以便节省移动终端的空间和成本,有利于移动终端的微型化和超薄化发展,对天线的设计有着极大的考验。
目前,展宽天线频带技术主要局限于对平面倒F天线(PIFA)、倒F天线(IFA)、单极天线(monopole)等天线形式的改进,譬如在多支路增加短路点、附加寄生结构、增加开槽结构、延展电流路径等,也可以通过缝隙与微带馈线的不同组合实现多频带特性。但是,随着移动通信模式的增多、移动终端频带的拓展,以及数据业务的发展,上述方式存在着严重的瓶颈,不仅在带宽上覆盖面较窄,寄生结构对空间的需求进一步增加,难以在小型化、超薄化的移动终端上实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宽带天线及终端,减少使用空间,有利于终端超薄化,展宽频带,使终端工作在超宽带范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宽带天线,该天线包括:共面波导馈电线、渐变支臂、主辐射环形单极子、主耦合贴片、二次辐射环形单极子以及二次耦合贴片;其中,共面波导馈电线、渐变支臂、主辐射环形单极子与主耦合贴片位于印刷电路板PCB基板一面,二次辐射环形单极子与二次耦合贴片位于PCB基板另一面;
共面波导馈电线,一端与PCB基板的射频激励端口相连,一端与渐变支臂相连,用于将射频激励端口的电流传输给渐变支臂;
渐变支臂,一端与共面波导馈电线相连,一端与主辐射环形单极子相连,用于将电流传输给主辐射环形单极子;
主辐射环形单极子,与渐变支臂相连,与主耦合贴片形成电磁耦合;
主耦合贴片,位于主辐射环形单极子中间,与主辐射环形单极子的距离使主辐射环形单极子形成电磁耦合;
二次辐射环形单极子,通过金属过孔与主辐射环形单极子相连,与二次耦合贴片形成电磁耦合;
二次耦合贴片,位于二次辐射环形单极子中间,与二次辐射环形单极子的距离使二次环形单极子形成电磁耦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辐射环形单极子及二次辐射环形单极子,环形宽大于0.5mm,周长与谐振频率应满足周长=光速/2x谐振频率。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辐射环形单极子及二次辐射环形单极子,为长方形,环形宽大于0.5mm,周长在100mm-200mm之间;相应的,主耦合贴片及二次耦合贴片,为矩形,周长在50mm-100mm之间。
上述方案中,所述共面波导馈电线与渐变支臂的阻抗为50欧姆。
上述方案中,PCB基板的投影区域不能与主辐射环形单极子、主耦合贴片、二次辐射环形单极子、二次耦合贴片及渐变支臂出现干涉。
上述方案中,主辐射环形单极子与二次辐射环形单极子之间相连的金属过孔,位于所预设的主辐射环形单极子的电流为峰值时的金属过孔的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超宽带终端,该终端包括:天线、PCB基板、输入模块、显示模块;其中,所述天线包括:该天线包括:共面波导馈电线、渐变支臂、主辐射环形单极子、主耦合贴片、二次辐射环形单极子以及二次耦合贴片;其中,共面波导馈电线、渐变支臂、主辐射环形单极子与主耦合贴片通过位于PCB基本一面,二次辐射环形单极子与二次耦合贴片位于PCB基本另一面;
所述共面波导馈电线,一端与PCB基板的射频激励端口相连,一端与渐变支臂相连,用于将射频激励端口的电流传输给渐变支臂;
渐变支臂,一端与共面波导馈电线相连,一端与主辐射环形单极子相连,用于将电流传输给主辐射环形单极子;
主辐射环形单极子,与渐变支臂相连,与主耦合贴片形成电磁耦合;
主耦合贴片,位于主辐射环形单极子中间,与主辐射环形单极子的距离使主辐射环形单极子形成电磁耦合;
二次辐射环形单极子,通过金属过孔与主辐射环形单极子相连,与二次耦合贴片形成电磁耦合;
二次耦合贴片,位于二次辐射环形单极子中间,与二次辐射环形单极子的距离使二次环形单极子形成电磁耦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辐射环形单极子及二次辐射环形单极子,环形宽大于0.5mm,周长与谐振频率应满足周长=光速/2x谐振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88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婴儿游泳池
- 下一篇:血透用颈静脉置管保护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