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式人工颈椎及椎间连接复合体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79966.2 | 申请日: | 201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0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贺西京;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L27/3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人工 颈椎 连接 复合体 | ||
1.一种可调式人工颈椎及椎间连接复合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椎体部件以及分别通过球关节结构连接于椎体部件上下端的两个终板部件(1);所述椎体部件由上椎体部件(2)和下椎体部件(3)组成,所述上椎体部件(2)和下椎体部件(3)轴向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上椎体部件(2)和下椎体部件(3)的侧周壁上径向对应设有若干螺孔,在上椎体部件(2)和下椎体部件(3)的螺孔间还设有一个长度固定螺钉(5);所述两个终板部件(1)上分别设有终板部件固定螺钉(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人工颈椎及椎间连接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关节结构包括设置在终板部件(1)上的关节球结构(6)以及设置在上椎体部件(2)或下椎体部件(3)端部与所述关节球结构(6)相适应的臼口结构(10),所述臼口结构(10)的内部空间由处于中心的圆柱空间以及与圆柱空间两侧相贯的半球空间组成;且所述臼口结构(10)的内部大、出口小,将关节球结构(6)包在其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人工颈椎及椎间连接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终板部件(1)包括圆板(9),在圆板(9)的内侧面边沿垂直固定关节球结构(6),圆板(9)的外侧面在远离所述关节球结构(6)固定位置的边沿处通过相邻的两个螺孔固定有两个所述终板部件固定螺钉(4);所述终板部件固定螺钉(4)的轴向与所述圆板(9)平面成一定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人工颈椎及椎间连接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板(9)的上表面为磨砂样粗糙结构,并设有生物用羟基磷灰石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式人工颈椎及椎间连接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厚度为20μm,圆板(9)上表面的后半部分有大小20μm的小齿结构(8)。
6.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可调式人工颈椎及椎间连接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板(9)的板厚度于固定终板部件固定螺钉(4)的一侧薄、于固定关节球结构(6)的一侧厚,从圆板(9)的侧面看形成一切面,该切面约从终板结构(9)的正中线开始,沿前下方向,形成一个10°的切面,该切面使终板部件(1)与相邻的上椎体形成80°的斜面,与相邻的下椎体形成100°的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人工颈椎及椎间连接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椎体部件(2)的下部缩颈设有外螺纹,所述下椎体部件(3)上端为设有内螺纹的圆筒结构,所述上椎体部件(2)的下部缩颈端通过螺纹旋入下椎体部件(3)的内螺纹内;在所述上椎体部件(2)和下椎体部件(3)的轴向均匀分布有若干径向螺纹通孔,所述长度固定螺钉(5)能够通过螺纹装入螺纹通孔内以固定上椎体部件(2)和下椎体部件(3)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可调式人工颈椎及椎间连接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整个复合体最小长度为23mm,最大长度为29mm,调节范围为6m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可调式人工颈椎及椎间连接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椎体部件(3)的外表面覆有经过等离子体氧化技术处理的厚度为20μm的生物用羟基磷灰石涂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人工颈椎及椎间连接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终板部件固定螺钉(4)的前端为尖头,所述终板部件固定螺钉(4)的后端为螺帽,该终板部件固定螺钉(4)的近螺帽端比其近尖头端略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99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肿瘤的靶向递药的脂质体载体系统
- 下一篇:变形衣架